專項整治要“專”更要“深”
時下,日常性食品藥品監管工作正全面展開,專項整治作為日常性監管的“開山斧”和“有效武器”,發揮出日益重要的作用。理清專項整治工作思路,掌握專項整治工作要領,對于加強和促進日常性監管工作十分必要。
從深層次看,食品藥品安全問題屢發,固然源于一些無良商人見利忘義、挑戰道德和良知的底線,但同時也暴露出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在管理體制、機制和監管方式上存在諸多漏洞,致使不法之徒有機可乘。
由于歷史原因,一些長期積累下來的問題,成為久治不愈、屢治屢發的頑癥,有的大有泛濫之勢,必須通過高壓態勢的專項整治在短期內予以集中解決。這種運動式執法可以在短期內收到較好的效果。
專項整治要避免如風暴一樣,來得快,去得也快,“運動”的風頭一過,問題就故態復萌,濤聲依舊。不能只求“轟轟烈烈”, 忽視了 “扎扎實實”;不能只求一時之快,而忽視了長久之功。
專項整治要“專”更要“實”。由于食品藥品安全工作點多面廣、起步晚、底子薄,新問題、新挑戰層出不窮。而一些地方工作作風漂浮,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慣性未完全消除,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精氣神”和能力尚顯不足,深入細致研究的勁頭也不夠,監管不嚴不實不細不深的情況不同程度地存在。具體到專項整治工作,表現有三,一是等,等上級監管部門下發專項整治方案后,跟著走;二是抄,方案年年做,每年只改個日期;三是秀,只開花、不結果,整治工作停留在方案上、紙面上。長此以往,整治年年做,問題年年在。專項整治要取得實效,就要動真格,下功夫,主動研究問題、發現問題,戰略上要實行全覆蓋、多輪次、不達效果不收兵,要一改以往運動式執法“慣性”,勇于發揚“釘釘子”精神,扎扎實實打好主動戰、攻堅戰、陣地戰、持久戰。對頑癥痼疾,既需要出重拳下猛藥“突擊清掃”,更需要緊盯不放“常態保潔”;戰術上要善于運用殺“回馬槍”、打時間差,運用錯時執法等出其不意的手段,嚴厲打擊不法分子的陽奉陰違,打消其投機心理,避免“風頭一過”,問題頑疾“卷土重來”。
專項整治要“專”更要“深”。只斬草不除根,只求“見效”快不管“療效”長,是導致專項整治陷入“割韭菜”困局的主要原因之一。要破解這個困局,走出這個怪圈,在專項整治工作中,既要整,更要治,既要順藤,也要摸根,更要追根溯源、打建結合、亡羊補牢,以專項整治為契機不斷完善日常監管機制和手段。要善于利用大數據等科技手段,尋找共性問題、探索規律,謀求解決之道,建立管理長效機制;對待問題,要變“割”為“挖”,斬草的同時力求除根,除根的同時力求鏟除其滋生的土壤,只有這樣,才能標本兼治,徹底解決問題;求快的同時求長治久安,既要謀一時,又要謀長遠,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見效”快、“療效”長。只有將專項整治這種 “運動式”的監管轉變為常態化、制度化的日常監管,我們的監管工作才能化被動為主動,監管才能跑在風險前面。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 美麗520:破解化妝品謠言正當時
5月20日,坊間頗具浪漫色彩的一天,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的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活動”在廣州舉行,化妝品專家蔣麗剛《破解化妝品謠言》的專題講座也如期開講。 2019-05-27 09:55科普大講堂
2019-04-28 15:07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