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統籌規劃 著力補齊短板——關于推動食品藥品監管數字化轉型的思考
編者按
當前,以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方興未艾,互聯網日益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誰在信息化上占據制高點,誰就能夠掌握先機、贏得優勢、贏得未來。加快信息化發展,建設數字國家已經成為各方共識。本文結合甘肅省食品藥品監管信息化建設,點出了“智慧監管”的核心要義。
“十三五”時期是信息化引領全面創新、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是信息化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新舊動能充分釋放的協同迸發期,也是信息化驅動引領食品藥品監管創新發展,建立嚴密高效、社會共治的食品藥品安全治理現代化體系的關鍵窗口期。
食品藥品監管系統要認清形勢,把握機遇,加強統籌謀劃,著力補齊短板,主動順應新一輪信息革命浪潮,加快推進食品藥品監管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型,務求在未來三到五年取得重大突破、重大進展和重大成果,開創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信息化發展新局面,推動食品藥品安全治理現代化取得積極進展。
循序漸進的“數字食藥監”
推進食品藥品安全治理現代化,是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既要克服固有的思維模式、行為方式等慣性阻力,又要按照“互聯網+”、大數據思維做好信息技術與監管業務的深度融合,加快“數字食藥監”建設,再造監管數字化作業新形態,實現以數據治理為核心的“智慧監管”。
信息化工作政策性強、技術創新發展快、推進方式多樣。信息化發展具有全局性、系統性、復雜性和很強的專業性特征,如何保持信息化發展的正確方向,對信息化工作能否取得預期成效至關重要。筆者認為,要牢牢遵循國家總體部署,把握信息技術發展趨勢、國家政策導向,自覺將食品藥品監管信息化建設納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信息化總體框架,防止走彎路、回頭路,最大限度共享已有信息化基礎設施和資源,確保食品藥品監管信息化沿著正確方向可持續發展。
食品藥品監管信息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要做好頂層設計和統籌管理,明確不同發展階段的目標任務,努力把握信息化發展規律,腳踏實地地從基礎抓起,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模塊化、成體系地扎實推進,確保系統建設一個、落地一個、見效一個。
實現這一目標,絕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一個循序漸進、持續迭代、開拓前行的長期過程,需要全系統上下解放思想、共同努力、主動作為,增強改革創新本領,解決自身思想上、知識上、專業上、能力上不適應數字化轉型的問題,解決電子政務統籌協調管理機制不完善、不順暢、不科學的問題,增強改革創新本領,深刻把握經濟社會各領域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型這一新一輪信息化浪潮的本質,形成全系統加快發展信息化、正確發展信息化的思想共識和工作機制,打造全員信息化的生動局面,最終建設成智慧監管的“數字風景”。
甘肅省食品藥品監管信息化建設已初見成效。圖為定西市安定區食藥監局執法人員利用移動執法設備在超市進行現場執法檢查,超市經營者在平板電腦上利用電子簽章系統在執法文書上簽字。丁怡媛 攝
“條”“塊”結合筑牢信息化根基
近幾年,甘肅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緊緊依靠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和甘肅省電子政務部門開展工作,實施的信息化項目與國家和甘肅省的總體部署高度契合,保證了信息化項目順利推進、落地見效。
2014年以來,甘肅省食藥監管系統在省電子政務辦的指導下,按照“目標牽引、問題驅動,有效提升監管履職能力”的電子政務指導方針,堅持優先建設基礎性、全局性的信息化項目,完成全省食品藥品監管信息化一期工程項目,建設了一張網(全省監管業務專網)、一個中心(基礎數據資源中心)、兩大政務系統(辦公OA、視頻會議系統)、六大支撐系統(短信平臺、統一用戶系統、電子簽章系統、CA數字證書及認證系統、數據交換共享系統、地理信息系統)、五大核心業務系統(行政審批、抽樣檢測、稽查執法、日常監管、投訴舉報)等10余個子項目,初步建成覆蓋省市縣鄉四級、橫向聯通相關部門的一體化的食品藥品監管電子政務平臺,全省食品藥品監管電子政務水平快速提升。
在具體的推進過程中,甘肅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堅持“條”“塊”結合。各類監管業務系統以“條”來建設,保持業務的垂直性和相對獨立性,以符合現行行政體系和實際業務運行;用戶登錄和數據匯集交換共享則以“塊”來建設,保持用戶的統一性和數據的互聯互通,以保證用戶的統一管理和各類業務的相互協同。正是按照這一發展邏輯和總體布局,通過打基礎、模塊化、成體系地推進信息化建設,最終建成甘肅省食品藥品監管信息化大平臺、大數據、大系統。
不過也要清醒地認識到,與“甘肅數字食藥監”和“智慧監管”總目標相比,甘肅省食品藥品監管信息化大平臺、大數據、大系統需要填補的信息化空白和短板還很多,還需要實施大量的信息化項目,甘肅食藥監信息化大廈才能真正“立”起來,才能構建線上線下一體治理、實體空間與網絡空間同步監管、現實世界與數字世界全面覆蓋的新時代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新局面,全方位防控食品藥品安全風險隱患。
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是甘肅省食品藥品監管信息化發展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要新建、完善一大批系統,以期加快實現監管政務業務信息化全覆蓋和數字化大轉型。
數字化轉型任重道遠
智慧監管的核心是大數據“慧治”,前提是擁有準確、系統、完整的監管數據,將各類監管活動數據化。實現監管活動數據化,關鍵是先要建立監管業務系統,結合移動執法終端,實時記錄監管活動,打造“軟件系統+移動執法終端”的作業新模式,最終形成“人在干、數在轉、云在算”的數字化作業新形態。
基于此,監管信息化要從行政審批、抽檢檢測、稽查執法、監督檢查、投訴舉報、應急管理、風險分析、陽光監管、信用管理、公共服務、追溯體系等業務系統建設開始,并配套基礎設施和支撐系統建設,做到監管業務信息化全覆蓋。
信息化能帶來高效便捷,但信息化過程并不能輕松走完,和其他任何工作一樣,必須要付出不懈辛勞,把每一項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做透,才能成功或落地見效。
一個信息系統上線運行,會改變相關監管人員原有的工作習慣和作業方式,必然存在一個從不適應到接受、再到完全融入工作的過程。作為信息系統,由于其定制性也需要一個“上線運行、暴露問題、反饋修改、迭代升級”的不斷完善的過程,通過“建設者”“使用者”共同打磨,最終才能建成好用管用實用的信息系統。
發展信息化是硬道理,落地見效才是真功夫。對于監管業務數字化轉型的這些基本規律,全系統要充分認識、深刻把握,做好打攻堅戰、持久戰的思想準備,不斷增強信息化發展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以卓有成效的信息化工作引領驅動食品藥品安全治理現代化發展。
(作者單位:甘肅省食品藥品監管局)
(責任編輯:齊桂榕)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 美麗520:破解化妝品謠言正當時
5月20日,坊間頗具浪漫色彩的一天,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的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活動”在廣州舉行,化妝品專家蔣麗剛《破解化妝品謠言》的專題講座也如期開講。 2019-05-27 09:55科普大講堂
2019-04-28 15:07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