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人物 沈立榮
科普新聞人物介紹:
沈立榮為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院研究生黨總支書記和德育導師多年,從事食品安全教學科研,承擔研究生課程《食品安全專題》、本科生課程《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食品法律法規與標準》教學10多年。現任中國營養學會轉化醫學分會理事、浙江省食品科技學會理事,杭州市食品營養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杭州市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專家、市科協委員、市科普專家。
沈立榮教授是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兩翼齊飛"精神的優秀實踐者。自2003年以來,他結合大學生和研究生教學工作和社會實踐,根據公眾對食品安全知識需要,帶領學生自編科普宣傳資料,深入社區和中小學,發起了以宣傳食品安全知識為主題的傳播活動,依托浙江大學食品學科優勢,在浙江大學、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杭州市科協和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相關區科協的支持下,通過精心組織,歷屆志愿者積極投入,"科普進社區"、"百場科普益民活動"等食品安全科普活動已堅持15年,社會影響廣泛。
一、發揮專業優勢,培養大學生科普志愿者,傳播食品安全科普知識
2002年博士畢業后在浙大食品學科開始任教,2003年起承擔研究生課程《食品安全專題》、本科生課程《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食品法律法規與標準》教學,擔任班主任和研究生德育導師工作,為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聯系西湖區科協,針對當時大頭娃娃、吊白塊、痩肉精等事件,于當年組織起第一支由食品學科師生參加的食品安全科普隊,編寫了《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參加科普知識"六進"活動,將食品安全知識送到西湖區鄉鎮,為居民現場講解假奶粉識別等知識,發放科普資料2萬冊,受到居民的高度贊賞。
此后,將食品科普宣傳技能培養作為課堂教學堅持了下來。將科普資料和展板編寫、科普宣講和現場咨詢服務能力作為教學內容固定下來,并通過組織科普知識辯論,知識競賽、演講賽、微信創作競賽等進行不斷創新,吸引動員大學生積極參加志愿者活動。在學院領導支持下,與學生支部創新、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有機結合,使該活動成為學院的傳統社會實踐活動。每年帶領志愿者參加地方科普宣傳,服務居民數千人。自2011年浙江大學黨委書記金德水為他組織的食品安全科普展版題寫了"民以食為天"的題詞,展版在浙江大學展出以來,食品安全科普志愿活動從生工食品學院推向全校。2014年,在浙江大學校團委的推動下,將食品安全科普活動總結形成了全校性的社會實踐活動新模式:PTPA"教授-團隊-項目-成就",并于2015年正式納入學校第二課堂,成為面向全校學生的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參加者經過學校和杭州市科協審核可獲得浙江大學與市科協、食安辦等5部門聯合頒發的《科普志愿者證書》。
由沈立榮教授帶教的學生科普志愿者,因在科普志愿活動中取得突出成績,獲得了浙江大學和科協的表彰,很多人畢業后成為各地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多年來,沈立榮教授因此榮獲2017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個人、浙江大學先進工作者、杭州市科協先進工作者、杭州市科普專家等榮譽。
二、食品安全科普作品
1.科普書
《食品安全科普讀本》,2004年,杭州出版社。
《關注身邊的食品安全》,2007年,中國輕工出版社。
《公眾食品安全知識解讀》第一版,2012年。第二版,2016年,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水資源保護-飲水安全與人類健康》,2014年,中國輕工出版社。
翻譯《海莉的蔬菜園》、《海莉的水果園》2016年,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2017年編寫了中小學《食品安全知識讀本》3冊,已列入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計劃。
以上科普出版物累計100萬字以上。
2.科普微信公眾號作品
2015年創辦"食品健康論壇"科普傳播微信公眾號,迄今已發布200多條科普微信,累計文字50萬字以上,粉絲達到5000以上。
3.科普微電影作品
創作了"飲水與健康"、"科普艱辛路"等微電影10部以上。
三、科普講座和科普創新
1、個人科普講座
歷年來,應各地政府部門、企業邀請,每年做科普講座10場以上,在浙江大學為干部訓練班、企業家培訓班作食品安全知識培訓10場以上,每年為青年教師開設了"食品安全專題"講座。近年來在各地講座內容包括"食品安全與科學發展"、"食品安全法解讀"、"食品安全與健康中國"、"食品安全謠言與誤區解讀"等。2015-2017年,擔任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進社區科普專家,每年赴杭州市多社區科普講座15場以上,受到群眾贊譽。
2、科普傳播
歷年來廣泛組織知識辯論,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微信創作大賽、沙龍等活動。邀請了國際著名營養學家馬克o華偉士教授、澳大利亞科學院營養委員會主席安德魯?森可萊爾教授、聯合國糧農組織食品法典前秘書長約翰?魯比恩教授,北京大學馬冠生教授,許智宏院士、陳君石院士、王隴德院士等來浙江大學和杭州市講座。2015年在杭州電視臺舉辦了"如何打贏舌尖安全"群防戰"?"沙龍活動,在浙江大學和杭州市科協舉辦了"轉基因食品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成也食品、敗也食品"沙龍","食品科學與社會"演講等傳播活動。2016年G20期間,啟動了"杭州市共建共享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微信創作大賽"。選手包括高校大學生、企業員工和監管人員、中小學生,收到有效作品322篇,作品通過微信公眾號向公眾推送,閱讀人數達12萬多人次。最后組委會評出了個人獎項196名,舉辦了表彰大會,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大大提高了食品安全知識知曉程度。2017年在西湖區教育系統啟動了中小學教師擔當食品安全科普講師培訓示范活動,進行食品安全進學校創新探索。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 美麗520:破解化妝品謠言正當時
5月20日,坊間頗具浪漫色彩的一天,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的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活動”在廣州舉行,化妝品專家蔣麗剛《破解化妝品謠言》的專題講座也如期開講。 2019-05-27 09:55科普大講堂
2019-04-28 15:07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