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七個必須堅持”加快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系列談3】用科學監管有效防控風險
2017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對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加強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食品安全工作,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保證廣大人民群眾吃得放心、安心。不久前召開的全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要求,必須堅持風險管理的原則,強調要落實最嚴格的監管,必須切實防范、努力消除食品藥品安全風險隱患。
所謂風險管理,就是以最低的成本避免風險或使風險所致損失達到最低程度。中華文化中,從來就不乏風險管理的閃光思想。如居安思危的哲學,孔子“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的思想。但把風險管理作為現代科學來研究應用,特別是在食品藥品安全領域應用,也就是近十來年的事。2009年施行的《食品安全法》對風險監測評估警示預警等具體工作進行了要求;2010年修訂的《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提出在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根據科學知識及經驗對質量風險進行管理;2015年修訂的《食品安全法》明確提出預防為主、風險管理、全程控制、社會共治的原則;2017年出臺的《“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提出建立健全以風險分析為基礎的科學監管制度,嚴防嚴管嚴控風險隱患。
那么,如何堅持風險管理的原則呢?首先要樹立安全源于設計的理念,以確鑿的科學數據為依據,加強研發環節的風險評估,保持高水平的科學標準,提高產品上市的起點,讓監管決策有堅實的科學基礎。通過科學、嚴格、高效的審批制度的確立,引導食品、藥品企業廣泛建立和強化“質量源于設計”的理念,力爭在產品生命周期的起點就做對,從源頭上減少風險隱患。
其次,要建立全面風險管理的理念。隨著經濟社會的變革和發展,新興科技在食品藥品領域廣泛應用,食品藥品安全風險日趨復雜多樣,不能再用傳統的風險管理理論來認知,也不可用傳統的風險管理方法來應對,而要以系統的思維,對各層次、各業務環節、各生產經營單位的各種食品藥品安全風險進行通盤考量,開展全面有效的整合風險管理。既要強化分級管理突出重點,也要強化系統管理補齊短板;既要著眼于影響安全的內部因素,也要關注外部因素;既要重視傳統的質量管理方面的問題,也要關注非傳統的風險問題。要加深對食品藥品安全風險規律的認識,確保在風險的初起到爆發之間,有效切斷風險傳遞鏈條,讓風險因素在時空上不能疊加,切實避免危害的發生。
第三,要進一步確立多方責任的理念。食品安全風險管理是系統工程,風險管理的責任主體是多方的,再強大的政府監管機構,再豐富的監管資源,也無法應對所有的風險因素,必須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形成科學有效的防控體系。企業是風險防控的主要參與者,也是主要責任人,要通過法規的完善和有效監管的督促,讓企業主動完善質量控制體系,加強內部質量控制和風險防控,能夠根據產品上市后的情況,及時完善產品設計,改進質量。消費者是風險信息的直接反饋者,要完善風險監測體系,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加強應急反饋,讓產品的風險信息盡早被企業和政府監管部門獲知,為及時有效的風險防控提供有效信息。專業化的技術機構和專家人才,是風險研究評估的重要專業力量,要充分組織好利用好,為風險管理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涇溪有險,不聞傾覆;平流無石,時有沉淪。世界上從來沒有絕對的安全,也不存在零風險,安全狀態的獲得只能來自于對風險的有效管控。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本質就是典型的風險管理,其目標和意義就在于用科學的方法有效防控風險,平衡風險和收益,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東漢時期史學家荀悅曰:“先其未然謂之防,發而止之謂之救,行而責之謂之戒,防為上,救次之,戒為下?!憋L險無處不在,監管資源有限。堅持風險管理的原則,就是要把有限的資源更多地用在科學的“防”上,讓各級監管機構工作發揮更大的作用,對各類食品藥品安全風險實現更加有效的管控。
(責任編輯:郭思男)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 美麗520:破解化妝品謠言正當時
5月20日,坊間頗具浪漫色彩的一天,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的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活動”在廣州舉行,化妝品專家蔣麗剛《破解化妝品謠言》的專題講座也如期開講。 2019-05-27 09:55科普大講堂
2019-04-28 15:07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