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廣州 食得放心】治虛理實 機制先行 廣州網絡餐飲治理不留真空
中國醫藥報記者 陳海榮 報道 12月26日,記者在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召開的“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聯絡工作第三次聯席會議”上獲悉,截至目前,廣州市已對2.3萬新增網絡餐飲經營者依法備案登記及公示,對3.8萬潛在網絡餐飲經營者進行實地核查;網上監測網絡餐飲平臺5000多間次、網絡餐飲店1.4萬間次;出動執法人員23439人次,檢查線下實體店19993間次,下線問題網絡餐飲店3618間,下線率達100%。其中,前三季度全市執法人員共檢查網絡餐飲店54303間次,調查投訴舉報涉及的網絡餐飲店1792間,責令整改1386間次,做出罰款處罰122例,罰沒金額158.6萬元。在網絡訂餐監管方面,廣州市局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績單。
2017年年初,面對網絡餐飲經濟體量持續膨脹、網絡餐飲發展速度與質量之間不平衡、供給方食品安全意識薄弱以及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廣州市局積極應對,以“預防為主、風險管理、創新機制、社會共治”為原則,建立起五大工作機制:實施備案登記和信息公開掛鉤機制,完善網絡餐飲經營主體信用信息采集和公示制度;實施線上監測和線下核查并舉機制,實現精細化監管;實施專項整治和責任約談聯動機制,及時消除網絡餐飲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實施宣傳教育和行政處罰并用機制,普及和強化網絡餐飲經營者食品安全意識;實施依法履職和社會共治協同機制,政企攜手共同營造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環境。
今年2月,廣州市局與“餓了么”平臺簽署了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合作備忘錄,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應。隨后,廣州市局又建立了市、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與“美團”等三大網絡餐飲平臺食品安全聯絡工作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共同分析網絡餐飲的形勢和問題,督促平臺落實主體責任。同時,啟動快速聯絡通道,及時查處有違法經營行為的實體店。推行“明廚亮灶萬店網絡直播”,試點外賣食品制作視頻畫面直接嵌入駐網商戶頁面直播。另外,網絡餐飲平臺還在各自網站上設置食品安全問題商戶“黑名單”公示欄,公示抽檢信息、行政處罰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廣州市食安辦專職副主任、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巡視員龐慶寧表示:“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廣州市網絡餐飲安全監管與治理工作亮點突出。下一步,廣州市局將針對監督執法中發現的共性問題,按照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布的《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認真履行相關義務,進一步改進相關工作。”
(責任編輯:景淇)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 美麗520:破解化妝品謠言正當時
5月20日,坊間頗具浪漫色彩的一天,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的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活動”在廣州舉行,化妝品專家蔣麗剛《破解化妝品謠言》的專題講座也如期開講。 2019-05-27 09:55科普大講堂
2019-04-28 15:07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