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藥師進醫院實訓 DTP藥房要靠藥事服務提升“軟實力”
中國醫藥報記者落楠 報道 “目前,醫院藥師服務已經參與到患者的治療過程中,但DTP藥房(DTP是Direct to Patient的縮寫,指直接向患者銷售高價值新特藥的藥房)執業藥師的服務還僅僅停留在能否審核好處方的階段。”提起DTP藥房執業藥師的現狀,國藥控股國大藥房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小川感嘆,“由于缺乏醫學專業人士的指導,執業藥師雖有提升專業技能的動力,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現在,這一情況正在開始改變。12月1日,由中國醫藥商業協會主辦的“社會專業藥房執業藥師醫院實踐培訓項目”在江蘇省蘇州市啟動,該項目組織社會專業藥房的執業藥師到醫院進行為期2個月的實地學習,醫院藥師將從常見腫瘤藥物知識、處方審核技能、專業藥物咨詢應答等方面為執業藥師授課,提升執業藥師的專業技能。“這是國內社會藥店聯手醫院開展執業藥師培訓的首次嘗試,患者、社會藥店、醫院及醫保部門都將從中獲益。”中國藥科大學國家執業藥師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康震如此評價。
缺口明顯 DTP藥房“軟實力”亟待提升
今年7月,隨著36個國家談判藥品被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創新藥在DTP藥房的銷售快速增長。江蘇省某DTP藥房的負責人告訴記者:“9月以來,隨著新版醫保目錄增加的新特藥開始報銷,門店服務的患者數量大幅度增加,日銷售額也實現了翻番。”
但新特藥銷售額的增加,也使執業藥師的缺口問題更加明顯。上述負責人介紹,他所管理的門店DTP團隊共有17人,其中執業藥師只有2人,隨著處方量和患者數量的增加,執業藥師已經明顯“不夠用”了。
事實上,我國執業藥師短缺由來已久。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執業藥師資格認證中心網站顯示,截至2017年10月31日,全國執業藥師注冊人數為402328人,在社會藥店中注冊的執業藥師有355775名。以全國44萬家藥店門店計算,每家門店平均擁有的執業藥師不到1人。而執業藥師數量上的“不夠用”還是表象,深層次的“短缺”則體現在執業藥師的執業能力不足上。由于DTP藥房以銷售新特藥為主,對執業藥師的處方審核和專業服務能力有更高的要求。“DTP藥房銷售的藥品多為大病、重病處方藥,在完成藥品銷售后,執業藥師還必須進行跟蹤服務,因此執業藥師能否提供專業藥事服務對DTP藥房的生存和發展尤其重要。”趙小川說。
記者了解到,也正是受限于執業藥師的執業能力,目前并不是所有的DTP藥房都能對接醫保支付體系。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企業事務和市場準入及渠道管理部副總裁陳文德表示:“我們調研發現,多省市的地方醫保體系尚未和DTP藥房對接,原因之一就是醫保支付方對DTP藥房的專業服務能力存疑,DTP藥房的‘軟實力’亟待提升。”
圖為某DTP藥房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DTP藥物輸注流程。
改變現狀 補齊執業藥師能力“短板”
業界認為,執業藥師執業能力特別是在實踐環節普遍存在“短板”。“執業藥師通過培訓和考試所形成的知識儲備,并不能滿足DTP藥房的需求。”陳文德分析,過去社會藥店主要銷售非處方藥,執業藥師沒有醫學專業場景化學習的經歷。其工作更多的是服務銷售,而不是為患者提供專業的藥事服務。但隨著新醫改推進“醫藥分開”使處方外流,DTP藥房等社會專業藥房的興起,以及一些地區試水醫保基金支付藥店費用,審核處方、慢病管理、藥物治療管理等已經成為社會藥店的新職能,這就要求執業藥師必須具備更高的執業能力。
與此同時,隨著新藥研發加速和新型治療方式的出現,高發病率腫瘤疾病患者生存期延長,這些疾病正在像心腦血管疾病一樣被逐漸視作慢性病來管理。這就要求DTP藥房的執業藥師具有藥物治療、疾病管理的能力。在趙小川看來,大病、重病患者和老年患者使用的藥品種類較多,在藥房購藥后不僅需要執業藥師評估用藥安全性和隨訪,還需要進行藥品療程監控和不良反應記錄。他舉例說:“以癌癥患者為例,免疫系統穩定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執業藥師要能夠指導患者適時調整用藥劑量,以應對藥物不良反應,維持免疫系統平衡。”
需求已經迫在眉睫,執業藥師的培養方式亟待改變。“現在我國執業藥師群體執業技能較低的原因之一是藥學教育體系還不夠完善,無法滿足醫療實踐的需求,醫療領域也未能拿出足夠的證據去詮釋藥學服務對醫療保險和診療的貢獻和價值。”康震連連嘆息。而更嚴峻的現實是,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并不能保障執業藥師具有了相應專業技能。“很多執業藥師沒有接受過正規醫藥學專業教育,缺乏場景實踐。”趙小川說。
創新思路 首試執業藥師醫院再教育
“社會專業藥房執業藥師醫院實踐培訓項目”啟動后,將在醫院和社會專業藥房之間搭起橋梁,為提升執業藥師能力提供新的途徑。項目首批培訓計劃覆蓋11個省市,共組織100名執業藥師到項目合作醫院進行為期2個月的實地實踐學習,后期該項目范圍將逐步擴展到全國。“培訓基地全部選在藥學服務和教學經驗豐富的知名醫院,首批培訓課程由中日友好醫院設計。該醫院組織了4名臨床藥劑師,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設計了整體大綱和教材,內容包括肺癌、乳腺癌等常見腫瘤藥物知識和處方審核技能、專業藥物咨詢應答等。”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執業藥師將在培訓中實現基于不同場景的學習,進而提升執業能力。“他們可以觀摩醫院藥師提供藥學服務的過程,了解醫生診療的過程,學習如何提供規范化的藥學服務。”陳文德說。
“通過該項目,醫院能加強與社會藥店之間的相互了解,為建立藥學服務咨詢平臺打下基礎。”中日友好醫院相關專家表示,這次合作也有利于醫院與社會藥房聯動,服務基層患者。在康震看來,患者是這一項目的最大受益方。“可以預見,隨著執業藥師執業能力的提升,未來患者通過DTP藥房就能及時獲得專業藥學服務和全程用藥監護管理,這將大大提高藥物治療效果,減少患者因藥物濫用、誤用而造成的健康損害和經濟損失,節省醫療支出,提升醫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康震說。
“醫保政策正在向社會專業藥房逐步開放,這將倒逼我們要做好服務,而只有執業藥師的執業能力獲得社會認可了,社會專業藥房才能進一步爭取政策支持。”趙小川說,“野蠻生長的時代已經過去,社會專業藥房的未來只能靠提升專業服務。”
點評:值得借鑒的有益嘗試 文/于娟
DTP藥房等社會專業藥房與普通零售藥店在經營理念上存在本質差異。DTP藥房不僅是渠道終端,更是連接制藥企業、醫院及患者的平臺。
由于DTP藥房銷售的藥品以新特藥物為主,其附加的藥學服務專業程度要求更高,其能否在發展中真正脫穎而出,關鍵取決于專業服務能力。因此,對DTP藥房的執業藥師開展專業素養和執業能力培訓顯得十分迫切。
此次,行業協會組織執業藥師到醫院進行培訓,是當前執業藥師培養和國內藥學教育體系短期難以對接社會需求背景下提高執業藥師藥事服務能力的一次有益嘗試。該項目如果進展順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補齊當前執業藥師隊伍普遍缺乏實踐場景,專業臨床藥學服務欠缺的短板。該項目模式也希望獲得廣泛借鑒,整合各方資源,營造全社會提升執業藥師執業能力的氛圍。
(責任編輯:景淇)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 美麗520:破解化妝品謠言正當時
5月20日,坊間頗具浪漫色彩的一天,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的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活動”在廣州舉行,化妝品專家蔣麗剛《破解化妝品謠言》的專題講座也如期開講。 2019-05-27 09:55科普大講堂
2019-04-28 15:07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