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安雙創】激情 擔當 創新——食安治理的佛山精神
廣東省佛山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國慶節后,佛山市五個區的區委書記相繼就創建工作接受媒體專訪,引起佛山市民熱烈關注。各區書記暢談食品安全治理的激情、擔當、創新以及成效,將食品安全治理提到極其重要的位置,凸顯了獨特的“佛山精神”。
佛山,又稱“禪城”,擁有上千年的文化積淀,是嶺南文化發源地之一。這座古城至今仍活力滿滿——全國第一條城際地鐵在這里運行,作為制造業大市匯聚了諸多明星企業,赫赫業績都彰顯著這座城市勤懇務實、銳意進取的精神。
如今,佛山人正為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而不懈努力。今年5月31日,《佛山市食品安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制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在全省率先發布?!掇k法》明確將食品安全納入黨委政府年度綜合目標考核、地方黨委政府領導班子及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實施食品安全事故“一票否決”。這既是深入貫徹中央提出的食品安全黨政同責的要求,也是佛山市對800萬市民的一份厚重承諾。
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佛山市各區披堅執銳、奮勇爭先,食品安全治理各具特色、各有創新。
嚴密組織 責任到人
禪城 禪城區委書記、區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劉東豪表示:“禪城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班子成員深入基層調研,指導食品安全工作,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倍U城區將食品及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和創建工作列為“一把手”工程和區委、區政府年度重點工作,納入鎮(街)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明確責任,形成合力。進一步細化創建目標,把工作任務逐項逐條分解到單位、落實到責任人,以區創建辦為載體,統籌力量、統一調度,形成全區“一盤棋”,確保食品監管有職責、有崗位、有人員、有手段,夯實監管基礎,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南海 南海區率先在省內實行肉品集中屠宰、冷鏈配送,創新性地建立食品小作坊集中管理模式和小作坊產品可追溯機制……2013年以來,南海區打造了多個在全省乃至全國叫得響的食品安全品牌,成為目前全市唯一的“食品安全示范區”。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區委書記、區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黃志豪對南海區食品安全工作的總體概括是:“定標準、提品質、創品牌?!彼硎?,南海區將落實責任,織就嚴密“防護網”,不斷提高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再創建一個“南海品牌”。
順德 順德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稱號,美食是順德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佛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順德區委書記、區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郭文海認為,順德區食品安全監管體量大,目前仍存在不少難點和問題。為此,順德區將以落實《辦法》為契機,強化監管能力建設,將食品安全納入全區績效考核,比重從3%提升到6%,實施一票否決制度;將食品安全監管、抽檢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且逐年增長,連續兩年追加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經費共計2070萬元;建立健全群防群控機制,確保食品安全網格化管理覆蓋率達100%。
高明 高明區委書記、區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領導小組組長徐東濤表示,下一階段,高明區將以《辦法》為抓手,持續加大創新力度,著力構建全鏈條監管體系;加大監管資源傾斜力度,改善基層執法裝備和檢驗檢測技術條件;推進農村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網絡建設,突出源頭治理,加強對農村食品的監督抽檢和隱患排查力度;組織多種形式的專項檢查、聯合檢查,加大對農村食品經營單位尤其是農村食品“三小”單位和學校的檢查力度;建立健全多部門聯合執法制度,加強行刑銜接,嚴厲打擊制售假劣食品違法犯罪行為,繼續探索食安之路“高明經驗”。
三水 三水區委書記、區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黃福洪表示,《辦法》的出臺為三水區深入推進食品飲料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來重大利好,三水區將嚴格按照《辦法》發展壯大食品飲料產業,打造行業食品安全名片,提升品牌效應。下一步,三水區將全面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工作機制,加大各相關部門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各相關部門、鎮(街道)抓好創建工作重點、難點、亮點建設,充分發揮社會監管力量,營造良好創建氛圍。
圖為三水區大塘綠色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組織市民參觀品嘗活動/攝影 莫冠迪
銳意進取 突出特色
作為佛山市政治、金融、文化中心,禪城區并無種植養殖基地,食用農產品幾乎全部依靠外地輸入,因此,禪城區將農貿市場作為監管的重中之重。該區緊緊圍繞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系統打造由1個中心、4個檢測站、5輛檢測車和500個檢測點組成的覆蓋區、鎮(街道)、企業的三級食品(食用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近幾年來,禪城區始終保持大力創新的節奏:2013年,實行生豬集中屠宰、統一配送,通過“廠場掛鉤、瘦肉精檢測、屠宰同步檢疫、統一配送”四大環節,實現生豬肉從生產基地到市場的全鏈條監管;2014年,全區(除南莊外)農貿市場取消活禽交易,推行家禽集中屠宰、統一配送、生鮮上市;2016年,引入“互聯網+智慧菜市場”項目,探索農貿市場食用農產品“安全檢測、移動支付、溯源追蹤”;2017年,又引入了更加權威的金融和檢測服務,在城南集市建成全市首家農貿市場食品安全科普體驗館。
南海區委、區政府推出“六大舉措”提升食品安全工作,打造響亮的食品安全品牌——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村居協管員制度。目前已組建了一支覆蓋區、鎮(街道)、村(居)、社區(自然村)四級共計802人的協管員隊伍,負責區域內的食品安全協管工作;開展食品安全網格化監管,由治安聯防隊伍兼任網格管理員,建立跨地域網格35個;集中管理食品加工小作坊,目前該區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在用5個、在建2個(九江和丹灶鎮各1個),基本做到一鎮一中心,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進駐小作坊超150家,面積和數量均居全國前列;規范治理食品小攤販,建成食品小攤販集中擺賣示范區7個,引導小攤販規范經營超過100家;實行肉品集中屠宰、冷鏈配送,冷鏈配送車共計181輛,實現區內178個農貿市場和132個肉菜超市全覆蓋……
順德區推出多項創新業態的管控措施。比如:針對農產品,打造了“1+2+10+208”的快檢網絡,即1個區農檢中心+2輛快檢車+10個政府實驗室+188個農貿市場和20家大型超市快檢室,通過應用快檢室網絡化管理平臺,實現數據互聯互通,構建起覆蓋全區的食用農產品“快檢+追溯”網絡。在此基礎上,順德區還在全國率先開展“電子支付+檢測追溯+食品安全責任保險”項目,獲得各級政府部門的關注。
2016年12月,高明區被農業部正式授予全國首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稱號,成為珠三角地區唯一獲評縣區。作為典型的嶺南田園水鄉,高明區因地制宜,將農產品質量提升作為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特色工程,走出一條以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助推全區食品安全為特色的食安之路。農村食品安全治理是高明區食安工作的亮點和特色。今年,高明區在各鎮街試點村級祠堂改造,將農村集體聚餐與美麗鄉村建設、古村活化等工作共同推進,建成一批標準高、示范性強、衛生狀態好的村級聚餐場所;同時加強備案管理,截至目前已備案農村集體聚餐1100多單,對超5000人的臨時聚餐活動進行專員駐點監督和業務指導;建立農村廚師檔案,目前登記在冊農村廚師898名,由財政撥付???1萬余元,對農村廚師實行系統的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和免費體檢,頒發培訓合格證書,做到100%持證上崗。
水多、水好、飲品品牌多,三水區可謂實至名歸。如今,百威啤酒、紅牛、健力寶等飲料業巨頭都聚集在三水區,產值超百億元。目前,三水區正重點打造中國(三水)國際水都飲料食品基地,14家飲品企業結成了“三水飲品標準聯盟”,共同制定了聯盟標準——《三水飲品生產工藝用水標準》,填補了國家標準空白。據悉,中國(三水)國際水都飲料食品基地將申報“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提高三水區食品飲料的品牌效應及產業核心競爭力。
圖為禪城區農貿市場引入智慧支付服務,掃碼即可支付/攝影 高亞真
眾志成城 共建共享
各區區委書記集體發聲,力挺創城,點燃了佛山市創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工作熱情。佛山市食安辦主任、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王培星表示:“佛山市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特別是開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以來,食品安全工作已上升為全市各級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機遇,也是一個平臺,我們的根本目標是要真正提高全市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讓食品安全成為佛山市的新名片,讓群眾吃得放心、吃得開心!”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 美麗520:破解化妝品謠言正當時
5月20日,坊間頗具浪漫色彩的一天,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的第26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活動”在廣州舉行,化妝品專家蔣麗剛《破解化妝品謠言》的專題講座也如期開講。 2019-05-27 09:55科普大講堂
2019-04-28 15:07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