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農村食品安全百千萬工作計劃”--棗陽把食品安全監管網建到農戶
近日,棗陽市吳店鎮李樓村村民李保田來到一家副食超市購物,與眾不同的是,他一邊選購食品,一邊翻看手上的一本小冊子。身邊的顧客好奇地問:“你看的是啥?” 李保田得意地答道:“這是棗陽市食品藥品監管局進村檢查食品安全后,發給我們的‘食品選購常識’,用它比照著買食品吃著讓人放心。”
春節過后,棗陽市局接到鹿頭鎮前灣村兩戶村民購買到假冒食用油的投訴,經查屬實。節前該局對全市食品生產企業、集貿市場和超市中的食品開展了源頭監管和巡查,一直未發現假冒食用油的制售問題,此投訴反映了當前農村食品質量安全尚有漏洞,不能忽視。經過充分調查和反復醞釀,該局制定了“農村食品安全百千萬工作計劃”,即:走進百家鄉鎮超市,檢驗千家農戶食品,確保萬眾飲食安全。
在此基礎上,棗陽市局對18個鄉鎮共40余個副食超市登記備案,對其經營的各類食品展開清倉式檢查,對標識不符合要求的食品責令撤下柜臺,對過期變質及假冒偽劣食品予以沒收。他們同時印發了《查處假劣食品情況的公告》,并張貼在超市大門口,還公布了食品監督投訴電話。
針對村民們普遍反映不會鑒別食品的真假,尤其是買了假冒偽劣食品后不知咋辦的問題,棗陽市局從該市5000多個村莊中挑選出1200多家有代表性的農戶,作為進村入戶檢驗的示范戶。他們帶著檢驗設備,走村串戶,到農民家中對米、面、油、調味料等5類食品進行常規免費檢驗,對高檔功能性食品進行抽樣檢測。對檢驗不合格的食品,他們向農民出具檢驗報告,鼓勵農戶按法律程序投訴或舉報。同時,他們還將自己編印的“食品選購常識”“常用食品真假辨別”等小冊子發給農民,增強農民自身防假意識和識假能力。
實施“農村食品安全百千萬工作計劃”過程中,棗陽市局將全市鄉鎮和村莊劃分為5個監管區域,每個區域由8~10人專門負責管理,并規定每周巡查不低于兩次。為了加強群防群治,每位巡查人員都印制了監管名片。在進村入戶巡查時,食品監管人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農戶發送監管名片,讓農民做到心中有數、聯系方便,同時也是對巡查工作是否到位的一種監督。
近3個月來,棗陽市局步步深入,以點帶面地將保障食品質量安全工作做到了鄉鎮村組和農民家中。通過大量的資料搜集和情況匯總,一個自上而下的農村食品質量安全監管網開始形成。廣大農民十分支持這項工作,他們說:“食品監管部門到村里搞食品檢驗,就是在俺家門口建了一個監督站,再也不怕買到那些害人的假冒偽劣食品了。”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