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國醫藥產品進出口額微增--醫藥外貿總體形勢依然向好
2月10日,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對外發布2016年我國醫藥外貿總體情況。根據中國海關數據統計顯示,2016年,我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額1034億美元,同比增長0.73%。其中,出口554億美元,同比下降1.82%;進口480億美元,同比增長3.83%;對外貿易順差74億美元,同比下降27.3%。若排除匯率的影響,換算成人民幣計,2016年,我國醫藥外貿增長7.12%,出口增長4.41%,進口增長10.42%,領跑我國外貿整體水平。
2016年,受外部主要經濟體需求不振、新興市場動力不足、價格競爭日趨激烈等諸多因素影響,醫藥外貿進出口步入低速增長期,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不容小覷。同時,我們也應看到,醫藥出口結構進一步優化,企業國際化步伐加快,新的發展動能正在積聚,醫藥外貿總體發展形勢依然向好。
出口總體形勢
中藥類產品出口全線下降
2016年,中藥類產品包括中藥材及飲片、中成藥、提取物和保健品出口均陷入負增長,出口量和出口額 “雙降”。2016年,提取物出口量同比下降14.3%,出口額同比下降10.9%。而提取物出口額占整個中藥類產品出口額的56.2%,成為中藥出口負增長的主要原因。
大宗原料藥出口量增價跌
西藥出口與2015年基本持平。2016年,我國西藥類產品進出口額598.7億美元,同比增長0.87%。其中,出口314.8億美元,同比微降0.05%;進口283.9億美元,同比增長1.92%。
從細分子類來看,2016年大宗原料藥占西藥外貿出口額的81.34%,占醫藥產品整體出口額的46.21%。大宗原料藥出口額為256.1億美元,與2015年基本持平;出口數量雖然同比增長13.04%,但在內耗外壓的雙重打擊下,價格下跌達11.59%——量增價跌是2016年大宗原料藥出口的主基調。
對美制劑出口爆發性增長
制劑出口方面,2016年,西藥制劑出口31.9億美元,同比微降0.24%。從出口市場來看,2016年,西藥制劑對歐盟、美國、日本三大規范市場出口額分別是4.36億美元、2.95億美元和0.65億美元。其中,對美市場制劑出口同比增長超過40%,實現爆發性增長。
呈現新特點
大宗品種向規模企業集中
多年來,抗生素、維生素等大宗出口品種國外市場趨于飽和,國內產能過剩,成本不斷上升,客戶壓價嚴重。小企業經營愈加困難,大企業規模化運作,資金、成本優勢明顯,大宗出口產品逐漸向規模企業集中。
西藥出口結構進一步優化
近年來,制劑出口得到更多制藥企業的關注。西藥制劑附加值高,凈利潤率普遍在30%以上;而大宗原料藥出口平均凈利潤率僅為2%~5%。制劑國際化成為我國原料藥優勢向下游轉移、優化出口結構的重要途徑。2016年,本土規模制藥企業(前100強)制劑出口同比增長12.3%。
我國制劑出口呈現四大趨勢:本土企業制劑出口表現出色;制劑出口重心由非規范市場向規范市場轉移;制劑出口企業愈加關注如何打開銷售渠道;制劑國際化帶動傳統醫藥企業向研發創新型醫藥企業轉變(見表1)。
加工貿易出口額下降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醫藥類加工貿易出口額98.31億美元,占整體出口額的17.7%,同比增長0.43%;而4年前醫藥加工貿易的增速為現在的近10倍。相關從事加工貿易的企業反映,來自歐美的醫藥加工訂單也在不斷減少。
服務貿易增長勢頭旺
2016年,我國醫藥研發合同外包服務(CRO)市場規模達到420億元人民幣,預計2020年將超過870億元人民幣。一方面,國內CRO不斷壯大,承擔著大量外企藥物研發和臨床試驗項目,我國已成為亞洲最重要的多中心臨床試驗中心之一;另一方面,中醫藥服務也在不斷加快“走出去”的腳步。
多形式融入國際分工合作
我國醫藥企業參與國際認證的積極性進一步增強。2016年,我國原料藥累計獲得美國藥物主文件證書(DMF)1500余個,獲得歐洲藥典適應性證書(CEP)560余份。我國制劑通過歐美日良好生產規范認證(GMP)的企業已超過70家,有數百個制劑產品在非洲、東盟、南美、俄羅斯等注冊上市,為制劑國際化打開了新的局面。
同時,我國藥企加強合作,優勢互補,合力開拓海內外市場。當前,國際醫藥行業分工更加細化,企業單打獨斗的情況不復存在,與科研院所和國外企業合作已呈常態。企業與合作方在產品研發、注冊申報、藥品生產、銷售渠道推廣等方面發揮各自優勢、合力開拓市場。如海正藥業通過與科研院所及跨國企業合作的方式,實現了品種和模式的升級。
此外,我國醫藥企業對外投資進程顯著加快。2016年,復星醫藥斥資12.6億美元收購了印度Gland制藥,成為中國藥企迄今為止最大宗的海外投資;華潤集團與澳大利亞投資銀行麥格理集團共同出資13億美元,收購了澳大利亞癌癥療法提供商Genesis Care 45%的股份;人福藥業在埃塞俄比亞建成了非洲第二家藥廠;三諾生物、上海醫藥、綠葉制藥等企業,根據自身業務完成了一系列海外收購,擴大或完善了產品組合(見表2)。
積極應訴對華貿易救濟案
2016年,我國醫藥產品共遭遇8起國外貿易救濟案,涉案產品不僅包含葡萄糖酸鈉、酒石酸、雙氯芬酸鈉、阿莫西林、氧氟沙星羧酸、氧氟沙星等優勢原料藥,也涉及醫療訓練用人體模型器械、睡眠呼吸障礙治療系統等我國日益強大的醫療器械領域(見表3)。面對貿易救濟案件數目的增加,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會同相關企業積極應對并取得成效,如2016年歐盟對華酒石酸反傾銷案的應訴,是惟一經過兩次日落復審和多次期中復審仍舊保持零稅率的案例。該案例已成為應對歐盟貿易救濟案件的經典案例。(實習記者 落楠)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