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械化監測報告數居全省前列--黃山市重視健全不良反應監測體系
本報訊 2016年,安徽省黃山市食品藥品監管局不斷健全ADR/MDR/ACR監測工作體系,完善監測工作機制,全年共提交藥品不良反應報告4518份,百萬人口報告數為3325份;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573份,百萬人口報告數為414份;化妝品不良反應報告188份,百萬人口報告數為138份。上述三項百萬人口報告數,在2016年藥械化監測報告情況統計中均居全省前列。
黃山市局十分重視ADR/MDR/ACR監測工作,把專項工作經費落實到位。年初監測中心召開藥械不良反應/事件監測工作會議,全面落實《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和管理辦法》,強調不良反應監測的重要性和完善監測體系的必要性,宣貫相關規定;監測中心充分發揮組織協調作用,進一步理順監測體系,明確監測站、監測點工作職責,制定監測人員獎勵辦法,督促醫療機構將監測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指標,不斷強化醫療機構上報主體責任意識,為監測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同時,黃山市局大力加強宣傳培訓力度。全年開展了包括區縣監測機構和生產、經營、醫療機構監測人員參加的培訓班10余次,通過講座、培訓班、發放宣傳冊等方式,使監測人員全面掌握ADR/MDR/ACR監測工作基礎知識、技術要求、報告規范書寫及常見可疑事件分析,提高監測報告質量;監測中心聯合多家醫療機構和經營單位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不良反應監測知識宣傳活動,共計發放宣傳手冊、宣傳單頁1000余份,逐步提高公眾對ADR/MDR/ACR監測工作的認識。
在此基礎上,該局還注重加強網絡建設。監測中心加強與各醫療機構工作溝通,充分發揮各醫療機構報告主體作用,同時依托黃山學院開展化妝品監測工作,按照“可疑即報”的原則遇有情況及時報告。監測中心開通各醫療機構和藥械生產、經營企業上報ADR/MDR用戶名,探索在醫療機構建立內部監測網絡,方便各單位及時在線上報。積極采用各種通訊方式,加強藥械各類信息發布及交流,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各監測單位加強不良反應監測人員配備,保證人員穩定性,提高工作效率。(孟順治 楊成松)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