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落實“四個最嚴” 不斷創新執法方式 廈門市食藥監管成效顯著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 去年以來,廈門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嚴格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監管,不斷創新市場監管執法方式方法,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穩步推進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廈門市政府將創城工作列入2016年“為民辦實事”項目第一項。食安辦統籌協調各相關部門、系統上下齊抓共管、共同推進。先后召開了6場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召集的現場推進會,持續開展“回頭看”,確保問題得到落實整改。制定出臺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條件規范,明確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的相關要求及部門監管責任分工。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推出“食安廈門”微信公眾平臺,擴充食品安全專家陣容,組織開展食品安全應急演練,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在創城中期評估中,廈門市位居同批15個創建城市第五,食品安全群眾滿意率排名第一。
統籌推進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出臺《廈門市食品和食用農產品經營者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規范》,持續擴大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系統、生鮮食品安全監管系統的覆蓋面,實現對全市銷售的18.46萬種食品(含保健食品)進行追溯監管,同比增長22.4%。同時,推動同安區輕工食品工業園16家企業試點建立電子可追溯系統,大力推進近9000家餐飲單位建成“明廚亮灶”。
強力推進食品安全監管常態化。通過建章立制、梳理清單、典型示范規范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制定并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落實責任清單165項,建設各類示范和試點單位(街)432家(條),組織開展肉類市場、無證餐飲等專項整治行動34次,查處食品安全案件211件,無證餐飲率降低到10%以下,完成投洽會等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33項。完善抽檢機制,嚴把抽檢質量,全年完成監督抽檢5920批次,合格率97.1%;完成評價性抽檢2868批次,合格率94.0%。
扎實推進“三品一械”嚴管嚴控到位。以持續規范藥品GSP、GMP實施、醫療器械生產使用環節質量、保化生產企業換證等為重點,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組織開展藥械流通領域綜合整治、藥品生產第三次“防風行動”、化妝品安全等9次專項行動,有效規范“三品一械”生產經營秩序;全面推進“三品一械”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工作,完成3年行動應達標企業數的116%;探索建立家庭失效藥品回收機制,建立社區家庭失效藥品回收網點292家;有機結合保化生產許可換證檢查與規范權力運行,強化檢查全過程監督,進一步提升行業管理水平;深化整治醫療器械高風險領域,突出觀摩講評與法規培訓兩個抓手,規范用械行為。
積極探索“1+X”綜合執法新路。探索“建立一套跨部門綜合執法機制、開發一個跨部門綜合執法平臺、打造一支跨部門聯動執法隊伍”的“1+X”市場監管領域綜合執法新路徑,并率先建立跨部門綜合執法與“雙隨機”抽查機制相融合的“1+X”事中事后市場監管新模式,實現與綜合監管、智能監管、信用監管的“三個聯動”,初步構建“一網聯動、隨機抽查、協同監管、綜合執法”工作格局。去年以來組織開展30余次全市性跨部門專項聯合執法行動,達到個案突破、整體推進、全面聯查、有效震懾、樹立權威的良性互動。
一年來,廈門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共立案查處各類違法違章案件1496件,結案1147件,案值4182萬元,罰沒金額4898.85萬元,實現年度立案、罰沒總額、案均罰沒、大案罰沒、最高個案“五項并聯同增”。 (劉啟國 汪斌)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