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食品安全再上新臺階——江蘇“掃雷”專項治理行動紀實
為鞏固近年來農村食品市場整治成果,進一步治理和解決農村食品安全突出問題,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根據國家總局的要求,今年年初以來,扎實推進農村食品安全“掃雷”專項治理行動(以下簡稱“掃雷”行動),目前已取得了明顯成效。
據不完全統計,整個行動期間,江蘇共取締無照經營1556戶,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15174份,約談食品經營者3617戶次,查處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案件2434件(其中移送司法機關98件),受理和處理消費者投訴和舉報10621件,有力地保障了農村食品安全。
“四三三”主線突出重點
江蘇省局黨組對“掃雷”行動高度重視,成立了以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相關處室負責人為小組成員的“掃雷”行動領導小組,提出了“四三三”工作主線。即圍繞“四個重點”(重點區域、重點業態、重點品種、重點問題),突出三個環節(生產、流通、餐飲),分成三個階段(部署動員、治理規范、總結鞏固),將“掃雷”行動的整治重點、工作措施和時間節點進行細化。
問題導向實施精準治理
在食品生產環節,江蘇省局重點加大了對食品小作坊的治理力度,完善食品小作坊監管配套制度建設,制定了全省統一的食品小作坊登記證格式和編號規則,推動地方政府發布食品小作坊生產加工品種目錄,推進食品小作坊監管制度試點工作。目前,南京、南通、揚州等地已發布食品小作坊登記申領辦法。
在食品流通環節,江蘇省局重點加強了對鄉鎮食品批發市場和集貿市場、農村大集及廟會、農村食品小超市和食雜店、農村地區食品小攤販、農村食品經營者供貨商的監督檢查。全省各地積極指導食品小攤販(送貨商、游商)向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備案。常州、揚州等地已率先出臺食品小攤販備案管理工作指南。
在食品餐飲環節,江蘇省局著力強化對小餐飲、農村學校食堂、農村集體聚餐,以及旅游景區、農家樂餐飲服務的整治。以農村學校食堂為重點,聯合教育部門開展專項督查,積極推動學校食堂提檔升級。聯合省旅游局加強旅游景區、農家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
依托技術提升治理效能
按照“拓數量、拓種類、拓環節”的思路,加快食品生產電子追溯系統逐步向銷售、餐飲服務領域擴展。目前,已實現全省乳制品生產企業追溯系統全覆蓋。
江蘇省局為全省96個縣(區)統一配備了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設備。另外,具有自動記錄、自動分析功能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信息采集與管理系統也已完成招標,預計明年可正式使用。
廣泛宣傳構建共治格局
江蘇省局積極會同相關部門,利用“政風熱線”“食品安全宣傳周”等活動,采取進村莊、進校園、進農戶等形式,開展農村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提高農村食品生產經營者和廣大農村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截至11月底,僅省級層面開展的針對農村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宣教活動已有5次。
此外,大力推動食品生產企業“黑名單”制度落地生根,構建激勵守信、懲戒失信的食品安全監督機制。
強化督查促進工作落實
江蘇省局將 “掃雷”行動作為食品安全年度考核重要內容,對各地食品安全監管實施動態考核。定期編印工作簡報,交流各地成功經驗和典型做法。該局以一線監管執法人員為重點,圍繞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食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管等內容,先后舉辦8期培訓班。“掃雷”行動期間,先后兩次組織督查組,對32個縣(市、區)的監管部門和224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進行現場檢查,確保“掃雷”行動不留死角、不留隱患、不出現治理“盲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俞春霞 高清 邵小青)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