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上餐桌前先要“體檢”——廣東投入2億元建農貿市場快檢體系工作紀實
今年3月,廣東省政府確定的全省十件民生實事之一是,在全省1000家農貿市場開展食用農產品快檢工作。為此,廣東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5900萬元對全省15個欠發達地區予以快檢支持,全省各級地方政府投入資金超過2.2億元。截至10月底,全省開展快檢蔬菜和水產品共計179.85萬批次,篩查發現和銷毀了5985批次58387.95公斤快檢不合格食用農產品,有力保障了市場銷售環節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
上下聯動 投入巨資部署快檢
食品快檢作為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技術支撐,在日常監管工作中不僅發揮著發現問題、排查風險的重要作用,還是貫徹落實“最嚴格的監管”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為此,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多次與省財政部門溝通,并積極向省政府領導匯報關于開展此項工作的重要性、可行性。最終,廣東省政府決定將“在全省1000家農貿市場開展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工作”列為2016年省政府十件民生實事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專門發文部署,并確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作為牽頭落實責任部門。
為此,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對全省15個欠發達地區予以補助,其中,安排3900萬元為這些地區每個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配備快檢設備,安排2000萬元作為這些地區購買快檢試劑、購樣或委托抽檢等費用支出的部分補助,不足部分各地自行解決。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順德等珠三角地區自行解決快檢工作經費問題。
為順利推動在農貿市場開展快檢工作,全省各級政府上下聯動,部分市、縣在完成省級任務外,加大財政投入,增加快速檢測數量。據統計,全省各級地方政府投入資金超過2.2億元,主要用于建設快檢中心、補助市場建設快檢室、購買快檢車、快檢設備和試劑等,全省共有1146家(其中省級規定1000家、各地新增146家)農貿市場、超市開展了快檢工作,超額完成省政府下達的任務。
據了解,廣州市政府撥款1600多萬元為農貿市場提供設備補助;深圳市政府投入2300多萬元開展農貿市場快檢工作;珠海市各區財政共投入700多萬元購置快檢設備并指導市場開展快檢;佛山市各級政府共安排3300多萬元支持農貿市場開展快檢工作。同時,將“推進食品市場檢測體系建設”作為“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一項主要內容。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有力地推動了農貿市場開展快檢工作的落實。
快檢品種 科學制定實施方案
為抓細抓實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這一民生實事,廣東省局制定了《全省1000家農貿市場開展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任務、要求和各級責任,并結合實際情況,對農貿市場快檢工作內容進行了細化規定。
在選擇快檢品種和項目方面,廣東省局充分聽取了農業部門、檢驗檢測機構、食品專家學者以及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意見,選擇了市場消費量大的蔬菜類和安全風險較高、群眾較為關注的水產品類作為快檢的主要品種。在快檢項目上,蔬菜類主要檢測有機磷類、氨基甲酸酯類、擬除蟲菊酯類、有機氯類、殺菌劑類等農藥殘留;水產品類主要檢測孔雀石綠、氯霉素、硝基呋喃類代謝物等藥物殘留。同時明確各地可以根據實際,在快速檢測條件許可的條件下增加快檢品種和項目。
在確定快檢數量方面,為突出批發市場的市場銷售源頭把關作用,廣東省局對批發市場和零售市場的快檢數量做了不同要求。批發市場每天快檢數量不少于30個樣品,零售市場每天快檢數量不少于10個樣品。各地可根據市場經營項目及當地消費習慣,增加選取銷售量大、風險較高的食用農產品品種進行快檢。
在選擇快檢方式方面,根據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市場發展水平等實際情況,采取市場開辦者自行開展快檢、委托第三方服務機構快檢、基層監管部門開展快檢等三種方式進行。
擂臺比武 篩選最強快檢設備
由于廣東省內欠發達地區快檢基礎比較薄弱,為促進這些地區落實農貿市場快檢工作,省局通過集中招標方式,為全省15個欠發達地區的鄉鎮派出機構統一采購了快檢設備和快檢試劑。為節約快檢成本,省局將快檢設備和快檢試劑分開采購,即先公開招標快檢設備,在確定設備后,再統一采購符合設備的快檢試劑。通過分開采購設備和試劑,使得試劑的成本大幅降低。
在快檢設備招標要求上,根據目前快檢技術發展現狀,廣東省局要求快檢設備可以實現檢測數據歸集,能檢測食品、食用農產品中常見的農獸藥殘留、過量添加、違禁添加等指標,在開展快檢工作時能實時上傳至省局的“智慧食藥監”平臺。
在快檢設備和快檢試劑的招標過程中,廣東省局設置了現場比對實驗,快檢設備和試劑的投標企業對隨機抽到的盲樣進行現場快檢,專家評委進行比對評分,篩選出檢測準確率最高的快檢設備和試劑,最大限度地解決快檢設備和試劑的準確性問題,為快檢工作開展提供技術支持。
完成快檢設備和試劑招標后,廣東省局組織了全省食用農產品快檢能力培訓和全省系統食品藥品快檢能力大比武,通過實操培訓和競賽,切實提高基層監管人員的快檢能力。各市、區也分別對市場開辦者、食品檢驗所以及基層監管人員進行快檢實操培訓,確保快檢操作人員能熟練使用快檢設備。
監督落實 規范快檢程序要求
廣東省局在快檢實施方案中明確了市場快檢室建設標準,制定了快檢工作規范指引,對抽樣、留樣、檢驗、上傳數據、信息公示、后續處理等方面提出標準要求,印發了《進一步規范農貿市場快檢工作的通知》。
為了實現快檢數據實時上傳,及時掌握市場經營主體信息及快檢數據,強化食用農產品追溯管理,廣東省局在廣東省“智慧食藥監”系統平臺基礎上,建設了全省統一的食用農產品快檢信息化系統。該系統設有市場和經營戶基本信息錄入等多個模塊,對抽樣、檢驗、錄入信息等工作程序和內容等進行統一規范。通過該系統,各級監管部門可以實時掌握每天快檢完成情況、每個市場快檢情況、每臺接入快檢設備的工作情況。
為確保快檢工作落實到位,各地采取三種方式對快檢工作進行監督。一是開展日常快檢復核監督。各市監管部門通過檢測中心、流動檢測車等,隨機到市場進行抽檢,通過對比,復核市場快檢結果。二是開展專項督查和飛行檢查監督。省局、市局組成督查組不定期對各市農貿市場快檢工作進行現場督查,及時發現快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三是開展工作通報和考核監督。省局每月對全省各地農貿市場快檢工作情況進行通報,并抄送各市政府;同時,將農貿市場快檢工作列入年度食品安全考核項目,督促各地認真完成快檢工作任務。(本報記者 王曉冬 通訊員 鐘百川)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