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一定要吃藥嗎
漫畫/趙乃育
秋季天氣變涼,早晚溫差大,小兒秋季腹瀉的發病率也逐漸增高。小兒腹瀉不僅常見,也是造成小兒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甚至死亡的原因之一。因此,寶寶得了腹瀉,家長不能掉以輕心。但專家同時也提醒:小兒腹瀉可別隨意服藥。
有時腹瀉可不用藥
“孩子一腹瀉就服藥并不可取?!北本┐髮W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吳珺說,“生理性腹瀉可不用藥治療。”
生理性腹瀉多見于出生6個月內的嬰兒,是一種出生后不久即出現的腹瀉,表現為每天大便次數多,甚至十幾次,但每次大便量較少、含水量低,一般沒有特殊腥臭味。全身也無其他異常表現,吃奶、生長發育皆正常,孩子一般外觀略胖,還常有濕疹。醫學上認為病因可能是孩子對乳糖不耐受。
“這種腹瀉無需藥物治療,一般在孩子長大一點添加輔食以后大便都能逐步恢復正常?!眳乾B說,“關鍵是加強護理,及時更換尿布,用溫水清洗臀部及會陰部,并盡量保持臀部干燥,避免臀部皮膚發紅、甚至局部感染?!?
“但是如果寶寶的大便次數突然增加,大便內水分增多,有臭味,就很可能有其他因素加重了現有的腹瀉,此時應該積極就醫?!眳乾B提醒。
亂用藥會加重病情
有的家長認為,腹瀉大多是腸道感染引起的,吃點抗菌藥就可以了。也有的家長認為:不就是拉肚子嘛,吃點止瀉藥就可以了。
“這種做法非常不可取?!眳乾B說,“且不說抗菌藥的副作用、導致的過敏反應等,有時服用抗菌藥反而會加重病情?!?
據了解,在兒童腹瀉中,有一種是抗菌藥誘發的腸炎,它是由于長期應用廣譜抗菌藥致腸道菌群失調,使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梭狀芽胞桿菌、白色念珠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等細菌大量繁殖引起腸炎。發病多在用抗菌藥2~3周之后,或體弱多病免疫功能低下,或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者。
“這種疾病,用抗菌藥只會加重病情?!眳乾B說,“即使是普通的腹瀉,有一部分是病毒引起的,應用抗菌藥只會導致兒童腸道菌群失調,加重病情?!?
對于止瀉劑,吳珺說:“一定要慎用,如洛哌丁醇,因為它有抑制胃腸動力的作用,會增加細菌繁殖和毒素的吸收,加重病情。”
可適當應用黏膜保護劑
有的家長說,有時候孩子腹瀉來不及送醫院怎么辦?
吳珺告訴記者,如果孩子剛開始腹瀉,癥狀較輕(沒有腹痛,大便次數較少、含水較少、沒有特殊腥臭味等),又不方便送醫院,家長可嘗試調節孩子的飲食、適當補充液體,觀察疾病進展。
具體方法為:輕者不必禁食,重者可暫時禁食4~6小時(不禁水);輕者可適當減少哺乳的次數,縮短每次喂乳的時間,適當補充淡鹽水、米湯、稀藕粉等液體。同時按藥物說明書應用黏膜保護劑。
“這是因為黏膜保護劑能吸附病原體和毒素,維持腸細胞的吸收和分泌功能,與腸道黏液糖蛋白相互作用可增強其屏障功能,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擊。”吳珺說,“一些由病毒及非侵襲性細菌所致的輕癥腹瀉,合理使用這種療法后有一些可能癥狀減輕,甚至自愈?!?
“但是如果短期內不見好轉或者癥狀加重,一定要及時就醫。”吳珺提醒,“由腹瀉引起的脫水等會導致嚴重的后果,甚至有生命危險?!?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