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筆者要和大家討論的問題,是筆者作為麻醉師在手術前訪視中幾乎每個患者都會提到的問題:我在術前到底能不能吃藥?哪些藥可以吃,哪些藥不能吃?
其實,關于術前用藥的問題,不僅是患者,很多醫護人員也存在困擾。比如,為什么同樣是降壓藥,有的藥可以吃,有的藥就必須停;同樣是阿司匹林,有的患者就要持續服用,有的患者就應該停用。
實際上,對于術前是否需要停用那些長期服用的治療慢性病的藥,我們應該從患者、手術以及麻醉三個方面綜合考慮。下面,筆者就分門別類講一講哪些藥需要停,哪些藥不必停。
降壓藥
1.對于以下常用的降壓藥物,患者術前無需停用。
第一類是鈣離子拮抗劑,名字常以“地平”結尾,包括氨氯地平(絡活喜)、非洛地平(波依定)、尼卡地平等。
第二類是β-受體阻滯劑,名字常以“洛爾”結尾,如美托洛爾、比索洛爾等。
第三類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名字常以“普利”結尾,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第四類是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這類藥是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的基礎上研發的,名字常以“沙坦”結尾,如替米沙坦、氯沙坦、纈沙坦等。
第五類還有α-受體阻滯劑,屬于“唑嗪”系列,如特拉唑嗪、哌唑嗪等,多用于治療前列腺肥大合并輕度高血壓的患者。
2.雖然大部分降壓藥術前可以不必停用,但還有一部分需要。
利尿劑就是這類降壓藥,其通過降低血容量以達到降壓的目的。而對于手術的患者,這樣可能會導致電解質紊亂。因此,除非是合并某些外科疾病必須服用時,一般都需要停用利尿劑。
此外,還會有一些患者說了,他服用的都不是筆者說的這些降壓藥,而是“降壓零號”或者“復方利血平”。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復方藥物都屬于遞質耗竭劑,會消耗機體內的神經遞質,在手術中會引起不可逆的低血壓。因此,圍手術期必須停用這類藥,而且需要停藥7天以上才能手術,等待神經遞質恢復。
降糖藥
我們都知道,血糖控制手段主要包括飲食控制、口服降糖藥以及注射胰島素。飲食控制就不用說了,術前都是常規禁食的狀態。
隨著科技的進步,口服降糖藥也研發出很多新種類,有促進胰島素分泌的,有增加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的,有減少對葡萄糖的吸收的,還有增加對葡萄糖的分解利用的;胰島素制劑也可以分為長效、短效,以及預混等多種類型。
但是,無論什么作用原理的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在禁食,也就是不吃飯的情況下都不要使用。
對于糖尿病患者,由于圍手術期的緊張情緒,大部分患者會出現血糖升高,對此不必過分擔憂。但如果出現了低血糖反應,應該重視,一定要及時通知護士,而不是靠自己處理。
調脂藥
血脂異常是困擾很多現代人的重要健康問題。血脂異常不僅可能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而且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之一。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不斷增加,各類調脂藥也成為手術患者最常服用的藥物之一。
對于擇期手術,在肝功能正常的情況下,圍手術期堅持服用調脂藥對患者是有益的,不必停用。
抗血小板藥
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做過冠脈搭橋手術或冠脈支架置入的患者,會常規服用抗血小板藥,常用的藥物就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抗血小板藥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引起出血,而對于圍手術期患者是否需要停用這類藥物一直沒有統一的標準,臨床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手術的部位、麻醉的方式等情況綜合決定。
一般,對麻醉需要進行椎管內操作的患者,為了防止出現椎管內血腫壓迫脊髓,需要停用抗血小板藥7天以上。
除了上述常見慢性病治療藥,圍手術期用藥還有很多種,其他藥停用與否,還需要患者與您的主管醫生進行溝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麻醉科)
名詞解釋
圍手術期:又稱“圍術期”,是圍繞手術的一段全過程,從決定手術治療開始,到手術治療直至基本康復,包含手術前、手術中及手術后的一段時間。具體是指從確定手術治療時起,直到與這次手術有關的治療基本結束為止,時間約在術前5~7天至術后7~12天。
漫畫/趙乃育
《中國醫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使用。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