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后再評價促進中藥產業發展高峰論壇舉行
本報訊 4月8日~10日,“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藥上市后再評價專業委員會第四屆學術年會暨上市后再評價促進中藥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會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藥上市后再評價專業委員會主辦。來自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科技部、國家衛計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北京市中醫管理局、中國中醫科學院、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等單位的相關人士,以及來自全國各科研單位、臨床單位和高等院校的500余名代表出席會議,共同就中藥上市后再評價促進中藥產業發展深入研討、建言獻策。
本次論壇開設了主論壇及政策、基礎、臨床、經濟四個分論壇,內容涵蓋了中醫藥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解讀,中醫藥科技資源配置與項目申報要求解讀,中成藥二次研發技術要求解讀,上市后臨床研究的設計與實施,以臨床精準定位為先導的中成藥基礎研究,醫療改革,中成藥說明書修訂的相關技術要求,中成藥上市后安全性證據體的構建,中成藥工藝、質量控制、非臨床安全性評價技術要求和中成藥臨床安全性監測技術規范、報告規范等核心主題。
與會人士充分肯定了世界中聯中藥上市后再評價專業委員會在中藥上市后臨床再評價技術規范、若干創新關鍵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及評價工具等方面研究取得的豐碩成果,認為開展中成藥上市后再評價,加大中成藥二次開發力度,是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名方大藥的重要途徑。并提出應繼續深入推進上市后中藥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經濟性再評價的相關工作,加快建立完善的中藥上市后再評價體系,加強中藥上市后再評價關鍵技術研究,完善評價方法;促進中藥上市后再評價常態化、規范化;同時應繼續加強中藥上市后效應機制研究、中西藥聯合應用研究,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指導。與會人士特別強調,要構建中藥上市后再評價科研隊伍的國際交流平臺,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整合國內外優勢資源聯合攻關,解決限制中藥上市后再評價的瓶頸問題。
此外,論壇上還介紹了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承擔的“重大新藥創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藥上市后再評價關鍵技術研究”——中藥注射劑上市后臨床安全性多中心大樣本注冊登記式醫院集中監測課題的完成情況。該研究歷時4年,涵蓋10個中藥注射劑品種,由全國25家三級甲等醫療機構牽頭,參研單位覆蓋381家基層醫療機構,納入病例超過30余萬例,得出每個品種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發生特征和影響因素,不僅為臨床使用提供了可以參考的依據,更是對中藥注射劑安全性研究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與會人士建議,醫藥企業和醫療機構應高度重視藥品的安全性,對于藥品的整個生命周期要進行安全性監測,制定藥品風險控制及管理計劃,構建完善的中藥藥物警戒體系,力爭被政府采信、醫生認可,從而實現大品種培育目標,使中藥走向世界。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