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主要治療精神類疾病引起的睡眠障礙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面臨的壓力逐漸加大,很多人出現了睡眠障礙的問題。長期睡眠障礙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因此需要公眾的高度重視。
對于睡眠障礙,如失眠,西醫的治療方法雖然見效快,但長期服用安眠藥物易導致人體對藥物產生依賴。而中醫通過調整人體臟腑氣血陰陽的功能,常能明顯改善睡眠狀況,且不易引起藥物依賴及醫源性疾患,因而頗受歡迎。中醫如何看待和治療睡眠障礙?本報記者采訪了北京安定醫院中醫科主任馮秀杰,他從中醫角度對睡眠障礙的治療和調理進行了詳細介紹。
中醫對于睡眠障礙的認識基本是根據失眠的臨床表現,歸屬到中醫學的“不寐”“多夢”以及“睡眠不深”等病癥。在中醫看來,陰陽維持著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使人的精神活動正常,因此也與睡眠有著密切的關系。夜間陽氣衰,陰氣盛,則人體進入睡眠狀態;白天陽氣盛,陰氣衰,則處于覺醒狀態。而睡眠障礙多為情志所傷,是由勞逸失度、久病體虛、五志過度、飲食不節等各種因素引起的陰陽失調、陽不入陰而造成的。
“中醫主要是治療像焦慮癥或抑郁癥這一類的精神疾病引起的睡眠障礙,而對于一般的器質性病變引起的睡眠障礙,則還是應該通過西醫進行治療?!瘪T秀杰說,一般來說,中醫是根據不同的病情和癥候進行辨證論治,即根據病因引發的不同睡眠障礙的疾患分析它的病機,然后進行治療。因此,在治療睡眠障礙前一定要分清其病因,不同病因導致的睡眠障礙的治療方法不一樣,要分開考慮。
“對于抑郁引起的睡眠障礙一般采用‘溫陽開郁法’治療,可服用一些補腎溫陽的藥物來緩解癥狀,常用的有仙靈脾、巴戟天和肉蓯蓉這樣溫而不燥的藥物。而對于焦慮伴發的一些睡眠障礙常表現為入睡困難、易做噩夢、易驚醒等,臨床多采用‘益腎平慮’的方法,服用熟地黃或生地黃、山茱萸等中藥進行治療。一般來說,中藥的副作用小,相對來說沒什么依賴性?!瘪T秀杰表示。
“此外,通過針灸也可以治療睡眠障礙。針灸屬于物理治療,治療效果比藥物快一些,且其毒性副作用少,易被患者接受,不易導致藥物成癮,特別對原發性失眠癥療效尤佳。另外,艾灸也是一種治療方法,療效也是不錯的。”馮秀杰介紹說。
“任何藥物都有副作用,中藥也不例外,應盡量少用或不用。除藥物治療外,還須注意患者的精神因素,這一點十分重要?!瘪T秀杰說,只有解除煩惱,消除思想顧慮,避免情緒激動,保持心情舒暢,才能有效緩解睡眠障礙癥狀。同時,患者還要做到規律生活,養成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白天盡量少睡或不睡,并注意調節日常飲食。盡量做到飲食清淡,不飲濃茶或者濃咖啡,以免影響睡眠。“晚上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睡眠。另外,患者還可以通過適當的運動,比如跑步來調節睡眠?!瘪T秀杰強調。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