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出臺規劃:到2020年中醫藥健康服務規模超千億元
《河北省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日前發布,提出到2020年,河北基本建立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使中醫藥健康服務總規模超過1000億元,成為該省健康服務業重要組成部分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規劃》由河北省中醫藥管理局牽頭,會同河北省發展改革委等18個部門共同編制,明確9項重點任務,制定了29個項目。
《規劃》提出,健全中醫醫療服務體系,創新服務模式。每個設區市至少建成一所三級甲等中醫(中西醫結合)醫院;縣中醫醫院成為二級甲等中醫醫院。80%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有“國醫堂”,建成2萬個中醫藥特色示范村衛生室、600個中醫藥特色示范社區衛生服務站。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要全部建立標準化中醫科、中藥房,鼓勵中醫藥特色突出的市級綜合醫院轉型為中西醫結合醫院。鼓勵社會資本舉辦非營利性中醫醫院和傳統中醫診所,鼓勵中醫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名老中醫開辦中醫診所等。發展“治未病”、康復服務,建立集醫療、康復、養生保健于一體全鏈條的發展模式等。
《規劃》要求,實施區域“治未病”服務推進工程,在有條件的綜合醫院、婦幼保健機構建設“治未病”科,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推廣簡便的中醫健康干預技術。鼓勵社會力量舉辦規范的中醫養生保健機構,培育一批知名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連鎖機構。建立醫療氣功培訓基地,推廣太極拳、健身氣功、導引等中醫傳統運動。推廣藥膳服務。支持運用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和聯網等信息技術開發智能化中醫健康服務產品等。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險為一體的中醫健康保障模式。
《規劃》表示,鼓勵建設中醫特色康復醫院和療養機構。實施縣級醫院標準化康復科建設項目,80%的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建有康復科。在所有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備中醫康復設備,推廣中醫康復技術。鼓勵社會資本興辦具有中醫特色的康復機構。
鼓勵新建中醫藥健康養老為特色的護理院、療養院。鼓勵中醫醫院采取自建、托管養老機構或與護理院、康復療養機構開展技術協作等多種形式,探索中醫特色“醫養結合”服務模式。二級以上中醫醫院設立老年病科,開展老年病、慢病中醫藥防治工作。
河北省將實施中藥產業“一體兩翼一延伸”的發展戰略,以中藥工業為主體,著力打造安國中藥都,建設石家莊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現代中藥產業聚集區,推出一批創新型產品和技術,培育一批國內一流的中藥企業和全國第一、唯一特色名牌產品;以中藥農林業和中藥商業為兩翼,打造燕山、太行山中藥材產業帶和冀中平原、冀南平原、壩上高原中藥材廠區“兩帶三區”特色優勢區域,完善以電子商務和現代倉儲物流體系為特征的現代化中藥材流通體系
《規劃》提出,培育發展中醫藥文化和健康產業,發掘燕趙中醫藥文化資源,加大中醫藥學術流派研究。創建一批中醫藥文化示范醫院,建設一批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教育基地,打造一批中醫藥文化主題園區。推進“百院千場健康大講堂”活動,辦好冀港澳臺中華傳統醫藥文化發展大會,辦好“扁鵲文化節”,加快“安國中藥都”健康養生文化區建設。
此外,《規劃》還提出,以高新技術企業為依托,建設一批中醫藥健康服務產品研發創新平臺,開發一批便于操作、適于家庭的中醫診療、中醫藥養生保健、功能康復等儀器設備。鼓勵優秀中醫藥企業到境外開辦中醫藥服務機構。推動京津冀在中醫藥服務領域優勢互補,促進廊坊、保定、張家口等地與北京著名中醫醫療機構合作項目,提升北戴河國際健康城中醫藥服務能力,吸引京津優質中醫藥資源在河北共建、新建中醫藥機構等。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