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這句話用在肝硬化患者身上再貼切不過了。肝臟是一個敏感的器官,很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損傷,如病毒、藥物、酒精、免疫因素等均可致肝損傷。但是肝臟的損傷并不容易產生癥狀,尤其是慢性的肝損傷,因此肝臟也是一個沉默的器官。慢性肝炎在早期階段多數無明顯自覺癥狀,有相當數量的患者到門診看病時已經是肝硬化失代償期。也就是說有了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等各種并發癥才發現自己有肝病。而一旦有了這些并發癥,患者的病情會發展迅速,生活質量急轉直下,文獻報告顯示失代償期肝硬化的5年生存率大約14%。因此對于一個突然診斷肝硬化的患者真的有“如山倒”的感覺;有些患者甚至不能接受這個事實而導致精神崩潰。
當患者一旦發現了自己患有肝硬化,迫切希望醫生能夠給出一副“靈丹妙藥”盡快治愈而且永不復發。殊不知“病去如抽絲”。肝硬化是各種慢性肝病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一種肝臟病理改變,一般來說肝硬化的發生至少需要5~10年的時間。這個過程,是由于各種病因如病毒、酒精等導致肝細胞炎癥壞死,刺激肝臟纖維組織增生,越來越多的肝纖維組織沉積在肝臟內,超過了肝臟的代謝能力,從而引起肝臟小葉結構的紊亂,假小葉形成,即進入到肝硬化階段。肝纖維化和肝硬化并沒有一個截然分開的界限,這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也就是說肝硬化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過程。那么,肝硬化能否逆轉呢?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證實在長期控制病因的情況下,結合中藥抗纖維化治療,肝硬化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逆轉。尤其是在乙肝肝硬化的治療方面,已經有部分患者取得了滿意療效。在肝硬化的治療中,病因治療是根本。以乙肝肝硬化為例。乙肝病毒的長期存在及活躍復制是病因,因此抗病毒治療是根本,是前提。然而病因的控制并不等于肝硬化的直接改善。幾十年累積的肝纖維組織逐漸代謝、肝組織逐漸修復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就是為什么肝硬化的治療“病去如抽絲”。
那么在病因控制的基礎上,肝硬化是如何逆轉的呢?一方面肝臟自身具有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另一方面中藥的抗纖維化能起到很大的輔助作用。同時,中藥的全身調理能夠協助改善肝硬化相關的各種不適癥狀如乏力、倦怠、腹脹、納差等,因此肝硬化的治療,中藥擔當了重要角色。但是這不等于中藥能夠“藥到病除”,希望患者不要誤解。因為在門診經常遇到千里迢迢來求醫的患者。希望能夠討得一個神方,回去照這個方子一直吃下去,肝硬化就能根治。這是一個巨大的誤區。中藥在肝硬化的治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需要長期堅持,另外湯劑的使用需要根據病情變化做階段性調整,不是一勞永逸。這是筆者對肝硬化患者的忠告。(作者單位:北京中醫醫院肝病科)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