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司他丁臨床作用獲專家肯定
危重癥治療須減輕SIRS對器官的損傷
據中國醫藥報訊 “炎癥是一種保護機制,如果沒有炎癥的話,有許多被侵害組織不能修復,但是過度的炎癥對身體有害,可導致臟器衰竭等。烏司他丁是治療炎癥很好的藥物,當然,目前還需要對其做各方面的多中心臨床研究?!笔⒅居略菏拷赵谇鄭u召開的“非特異性炎癥調控藥物及器官保護”百名專家高峰論壇上如是說。該論壇從危重癥、圍術期、急性胰腺炎等方面,就當前“非特異性炎癥調控藥物及器官保護”領域的進展進行討論。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國產烏司他丁抗炎、抑酶、保護臟器的藥理作用和安全性已得到廣泛證實——有助于抑制危重癥患者的過度炎癥反應,保護重要臟器功能。
烏司他丁是機體內天然的炎性反應調節物質,中國醫科院北京協和醫院毛一雷教授表示,鑒于在炎性疾病狀態下內源性的烏司他丁被嚴重消耗,不足以抵御劇烈炎癥的損害,此時提供外源性烏司他丁是十分必要的。研究結果顯示,外源性烏司他丁能有效降低患有膿毒癥、胰腺炎、休克、燒傷、創傷等急危重病患者的炎性反應水平,減少全身性炎癥反應(SIRS) 持續時間,保護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縮短器官支持治療時間和ICU 時間,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ICU科主任林洪遠教授指出,烏司他丁獨特的生物化學結構決定了其在胰腺炎的發病和發展過程中,能抑制相關酶的釋放和活性,調控機體炎癥反應,阻斷SIRS進程,使機體內促炎細胞因子水平更快恢復正常。
同時,衛生部醫藥衛生發展中心有關于烏司他丁的課題研究結果認為,烏司他丁在急性胰腺炎治療和圍手術期臟器保護方面都有杰出的表現。大量的臨床應用研究證實:烏司他丁能有效地對抗休克、減輕炎癥反應,有效保護器官功能,減少術后并發癥。
此外,烏司他丁對創傷和疾病狀態下釋放至血液的大量水解酶有明顯抑制作用,減輕水解酶對正常組織器官的傷害,消除致炎因子。在創傷性休克、出血性休克和內毒素性休克等實驗動物模型研究中,烏司他丁的有效性表現在對循環和代謝異常的改善,對內源性休克因子的抑制和增強內源性休克抑制因子。這些結果均表明烏司他丁可能作為內源性抗刺激物起作用。
林洪遠教授還表示,圍繞烏司他丁的研究,也積極推動了危重病領域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江瀾)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