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大會首在中國舉行
中新網上海10月16日電(記者陳靜)記者今日正在舉行的第三屆世界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大會上獲悉,每年中國有166萬早產兒出生。在體重低于1500克早產兒中,視網膜病變(ROP)比例約為15%—20%。ROP已成為中國兒童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多年前被公派到日本學習早產兒眼部疾病防治的趙培泉如今是上海新華醫院眼科主任。他在接受采訪時說,新生兒視網膜病變早期發現治愈率可達90%,因此,早發現、早治療十分關鍵。他認為,應用廣角數碼視網膜成像系統,以及視網膜血管數字分析軟件,實現遠程醫療會診和ROP的定量分析將是今后的發展趨勢。
正在此間舉行第三屆世界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大會是在中國召開的首次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高水平國際會議。前兩次會議分別于2006年、2009年在立陶宛和印度舉行。早產兒視網膜病變領域權威、美國的MichaelTrese教授、英國的ClareGilbert教授和印度的RajvardhanAzad教授擔任大會主席。來自世界各地的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專家匯聚一堂,共同交流早產兒視網膜病變臨床及科研最新進展。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ROP)是一種因視網膜血管異常增生而導致嬰幼兒視力嚴重喪失的疾病。近十余年來,隨著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新生兒重癥醫學水平提高,ROP在第三世界國家第三次流行。
90年代末開始,中國展開早產兒視網膜病變防治工作。目前,基于中國PROP流行病學特點的研究基礎上,衛生部于2004年制定了中國《早產兒治療用氧和視網膜病變防治指南》,中國各地紛紛開展相關篩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基本形成由一家眼科中心負責、多家NICU(新生兒重癥監護)聯合的篩查模式。
趙培泉告訴記者,本次會議將促進ROP篩查指南的修訂,使篩查標準更符合國情。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