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可防可治不必慌
最近,我國局部地區再次發生手足口病疫情,甚至出現了一些死亡病例,社會上對此問題普遍關切。日前,記者專門就當前我國手足口病的發病狀況、對該病如何進行有效防治等問題采訪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手足口病專家組成員、北京地壇醫院中西醫結合科副主任王玉光。
春季多發是規律
衛生部3月27日就全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情況發布的通報顯示,2009年1月1日至3月26日12時,全國30個省份(除西藏)共報告手足口病例41846例,其中重癥病例94例;報告病例仍以5歲及以下兒童為主(占93.96%);在實驗室確診的病例中,EV71型占75.00%。截至3月26日24時,報告死亡病例18例。
王玉光介紹,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急性傳染病,多發生于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以下年齡組發病率最高。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均為傳染源,主要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觸等途徑傳播。主要癥狀表現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皰疹,少數患兒可出現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等臨床表現,個別患兒可發生死亡。這種病的發生與生活環境衛生狀況較差、衛生習慣不良、個人免疫抵抗力低、接觸已感染病毒的人員等因素有關。
王玉光認為,從以往的流行病學資料來看,手足口病在每年的春季多發,一般4~5月病例增多明顯,5~7月發病形成高峰。因此,春季病例增多是本病的一個規律。
今年發病有特點
王玉光介紹,作為專家組成員,他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派遣專門赴河南民權等今年手足口病高發地區進行了調研。綜合調研的情況和各方的流行病學資料,今年的發病情況還是有與去年不同的一些特點。
首先是發病時間大約比去年提前了一個月。這可能與今年春季氣溫變化急驟,人體抵御能力下降等因素有關。其次,柯薩奇病毒檢出較少,EV71病毒檢出多。再次,發病急、重癥多、相對集中。第四,從癥狀上來看,熱程長,皮疹從以往多見的水皰疹變為以丘疹多見,由于EV71具有嗜皮膚、嗜神經的特性,故多引發脊髓前角炎和遲緩性麻痹。從中醫證型來看,熱證比較多見,熱程較長。
王玉光指出,雖然手足口病今年在個別地方發病比較多,并出現了一些死亡病例,但總的來說本病的發病有規律可循,也并未爆發大面積的流行,大家完全不必為此恐慌。
不要亂吃預防藥
2008年我國首次將手足口病納入法定傳染病報告后,全年累計報告手足口病病例達48萬多例,其中輕型病例占99.76%,重癥病例占0.24%,死亡病例占0.026%,死亡率為0.0095/10萬。
王玉光表示,對于手足口病的防治,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多次組織專家深入病區進行調研,各地也都積累了一些經驗。也就是說,對于本病的預防與治療,各地衛生部門還是有把握的。總的來說手足口病的特點是傳播快、易流行,以輕型病例為主,患兒一般1周內即可自行康復。只有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炎、腦膜腦炎等致命性并發癥。
王玉光提示,預防手足口病需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保持口腔清潔,多飲白開水或清涼飲料,多吃新鮮蔬菜和瓜果。同時注意居室內空氣流通、溫度適宜,經常徹底清洗兒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在手足口病流行季節,家長應盡量少讓孩子到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以減少被感染機會。此外,還要注意嬰幼兒的營養、休息,防止過度疲勞而降低免疫力。接觸嬰幼兒的家庭成員也要注意個人衛生。
另外王玉光特別強調,現在社會上有些擔憂的父母為了給孩子預防手足口病往往會給孩子服用一些抗病毒的中藥,像板藍根、金銀花等,這種做法十分不可取。一方面,單味中藥的抗病毒作用有限;另一方面,是藥三分毒,中藥雖然較為安全,但嬰幼兒生長發育不完全,亂服中藥很容易造成肝腎損傷。因此,只要不是處于高發地區,只要注意衛生,就可以有效預防該病。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