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4名SARS疫苗臨床研究受試者身體狀況良好
據新華社信息北京5月26日電(記者張曉松)經過72小時隨訪觀察,目前,首批4名SARS病毒滅活疫苗受試者體溫正常,沒有出現任何全身及局部不良反應。
在中日友好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林江濤教授主持下,5月22日下午,首批4名志愿者接種了臨床研究用SARS病毒滅活疫苗,經過兩個小時的觀察沒有出現不良反應和其它異常情況,隨即離開醫院。此后,志愿者分別在接種疫苗后的第6小時和第12小時,由本人測量體溫并進行了記錄;中日友好醫院的醫生又在第24、48和72小時,對志愿者進行了觀察,觀察內容包括測量體溫、檢查是否出現皮疹、頭痛、頭暈、惡心等全身不良反應,以及接種部位是否出現紅腫、硬結、疼痛等反應。
經過72小時的隨訪觀察,目前4名志愿者體溫正常,未發現任何全身及局部不良反應。但據有關專家介紹,這并不意味著臨床試驗已取得肯定的結果。為了獲得用于評價疫苗安全性的最終數據,科研人員將對每一位志愿者進行為期210天的隨訪觀察,并根據試驗進展情況,陸續向公眾發布有關消息。
據SARS病毒滅活疫苗研制項目組負責人尹衛東介紹,這次臨床研究將選擇36名年齡在21-40歲的健康人作為志愿者,男女各半,分批參與臨床研究。首批4名志愿者中2名是來自北京高校的在校學生,2名為社會志愿者,其中3名為男性,1名為女性。
尹衛東表示,受試者的權益將受到充分保護。臨床研究開始前,科技部與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多次組織專家對臨床研究方案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討論,并聽取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國外疫苗臨床研究專家的意見和建議,最終由中日友好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執行;研究者將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受試者的權益、對受試者的隱私保護等內容詳細告知了志愿者,并取得了志愿者的知情同意;中日友好醫院也準備了必要的搶救設備、特護病房、醫護人員和應急預案,受試者在研究過程中一旦出現任何不良反應,將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尹衛東說,當前,社會各界對這次臨床研究高度關注,期盼能有一個圓滿的結果。但是,SARS病毒滅活疫苗的臨床研究是一項嚴謹、復雜、充滿挑戰的科學研究項目,疫苗的好與壞最終要靠臨床研究報告來反映,要由臨床研究者做出評價。他希望社會各界,特別是新聞媒體,給予這項研究一個良好的環境,減少不必要的干擾,以保護志愿者的隱私權,保障研究者全神貫注開展工作。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