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醫藥行業貿易需重視知識產權部署
新醫改在加快我國醫藥行業結構調整和產品升級的同時,帶動了新一輪企業并購重組熱潮。這不僅有利于醫藥行業盡快告別“小、散、亂”現狀,也將為中國誕生世界級醫藥企業創造好的環境。但業內人士提醒藥企,無論是在國內市場進行資源整合,還是通過“引進來”或“走出去”增強企業實力,都需強化知識產權意識,避免這類法律問題阻礙企業成長。
近期,對中國進口產品征收反傾銷稅的事件再度涌現。美國商務部在北京時間1月6日凌晨初步裁定,對從中國進口的金屬絲網托盤征收43%到289%的反傾銷關稅,被業界視為中美新一年貿易摩擦的開始。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公平貿易處副處長袁明照指出,由于我國醫藥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份額較小,目前面臨的征收反傾銷關稅案例并不多,但企業并不能因此放松防范意識。因為一旦某產品受法律障礙而無法走向世界市場,受損的將不單是一家企業,特別是醫藥企業在出口時一旦遭遇技術標準、質量安全壁壘,整個行業都可能會受到牽連,帶來的經濟損失不可估量。
另外,對于制藥企業而言,知識產權不僅需要用在“走出去”戰略中,在引進其他國家先進技術進行產業升級時,同樣要予以重視。據了解,上海一家大型國有醫藥企業在20世紀80年代引入一套先進生產技術設備后做了改進,最近外方提出了知識產權控告,目前涉及案值達到3億美元。倘若敗訴,這家醫藥企業很有可能難以繼續經營。袁明照就這一典型案例提醒企業,如果企業進口技術設備時打算做進一步的技術提升,就要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提前做好部署,比如在簽署協議時增加相關的技術改進條款,規避未來可能的風險。袁明照強調,醫藥企業在并購其他企業的醫藥資源時,必須做好妥善應對法律障礙的對策,降低未來市場風險。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