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二五”期間重點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據中國醫藥報訊 記者姜恒 日前,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十二五”期間,北京市將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根據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制定積極的產業政策,通過“五個重點支持”、“兩個專項”及相關保障措施,促進該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從新興戰略產業發展為北京市主導產業之一。
目前,北京市醫藥經濟總量在全國排名第九位,去年產值達4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實現利潤68億元,同比增長14%。固定資產投入連續兩年過10億元,為今年及“十二五”期間的健康穩定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但是,醫藥產業發展狀況與首都所屬地位及所具有的優勢不相適應。比如,全國44%的研發基地在北京,40%的科研成果出自北京,但目前北京醫藥行業項目產業化及落地還存在問題,產業規模小,競爭力不強,旗艦型企業少。同時,北京有70多家三甲醫院,加之高端消費人群多,吸引全國有經濟實力的患者多,對高檔醫療產品的需求旺盛,因此北京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高端醫藥產品銷售市場。
為了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北京市政府提出在“十二五”期間要重點支持“五個方面”,“兩個專項”。即重點支持科研成果轉化,包括企業自行研制、購買或落戶北京的科研成果;重點支持重大項目技術改造,對企業自主產品有一定市場、科技含量高、市場認知度高擴產改造項目予以支持;重點支持重大項目的引進,對國際上旗艦型企業和領軍企業到北京成立研發中心、合資或獨資企業,將給予專項支持,做到“一企一策”,對國內重點企業到京落戶也予以專項支持;重點支持企業進行新版GMP改造,鼓勵企業改造升級,增加固定資產投入,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申請歐美認證;重點支持行業結構調整,拿出專項資金支持產業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區域結構、出口結構的調整,提高北京工業企業在同行業中的競爭力和產品質量。“兩個專項”一是“十病十藥”資金專項,篩選威脅首都市民健康的十大疾病,支持治療十大中藥產品,連續三年,每年投入2000萬元支持研究成果產業化項目;二是基本藥物電子監管專項,對電子監管碼的投入給予企業適當補貼,使企業不斷升級,質量得以提升,提高藥品可追溯程度。在支持方法上,采取政府直接投資、對企業固定資產投入提供貼息貸款用補貼資金的方法。另外國際及外地進京企業在土地規劃、財政等方面給以支持。
“十二五”期間,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總體發展目標是:整個行業經濟總量達2000億元,工業產值達1000億~1200億元,流通收入達1500億元,兩者分別增長18%和20%,工業增加要達500億元,增長速度力爭達到20%;發展一批旗艦型企業及產品,銷售收入達百億企業3~5家,達10億元企業10~15家,建成120個研發中心,推出2~3個國家級一類新藥,過10億元單品2~3個,過億元單品80個。
為了達成上述目標,北京市醫藥行業管理部門規劃設立四大重大專項,給予相應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四大重大專項是:產業優化升級專項,支持技改和產業升級,包括新版GMP認證、重大藥品研發成果轉化,“北京藥”形象及產品設計等;服務產業中心工程培育專項,打造服務外包中心,藥政檢驗中心、商業流通中心;“十大龍頭”企業專項,在全市篩選出十強企業,作為重點支持對象,打造旗艦型龍頭企業,帶動行業提升;國際化水平提升專項,鼓勵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競爭。另外,北京市將在空間布局、市場準入、政策保障、人才保障方面制定系列政策,以保證重大專項順利實施。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