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中國醫藥國際化制劑先導性企業名單公布
據中國醫藥報訊 日前,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共同發布了“中國醫藥國際化制劑認證企業第一批先導性企業”名單,共包括15家企業。該行為旨在引導更多的企業投入到制劑國際化的進程中,同時呼吁國家對制劑國際化和已達到國際水平的仿制藥予以支持。
2011年12月,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共同研究并發起中國醫藥國際化制劑認證企業的專家確認工作。在業內制劑出口企業自愿報名的基礎上,經過3 個月的反復調研和資料收集,組織行業專家進行確認,最終公布了經確認的15家企業。這些企業通過大量投入和系統復雜的工作,完成了生產體系的國際認證,部分企業完成了制劑產品境外注冊,實現了中國制劑產品進入國際高端市場的突破。他們是:北京賽科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立健藥業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泰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九新藥業有限公司、深圳致君制藥有限公司、上海復星醫藥集團桂林南藥股份有限公司、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山東新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民生藥業有限公司、浙江金華康恩貝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北京悅康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浙江京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華益藥業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其中,通過美國GMP認證的企業有4家,通過歐盟國家GMP認證的企業有11家,通過世界衛生組織(WHO)和日本GMP認證的企業各1家。
有關專家認為,從原料藥出口到制劑出口是我國醫藥工業轉型升級和國際化發展的重要方向。擴大制劑出口,特別是實現面向日本、美國以及歐洲等世界醫藥主要市場的出口,是我國醫藥工業發展水平提升的標志,為我國醫藥工業開辟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制劑國際化是當前我國醫藥產業政策的重要導向。《醫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要推動醫藥工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加快國產藥物國際認證步伐,“十二五”期間力爭200個以上通用名藥物制劑在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注冊和銷售,80家以上的制劑企業通過歐洲、美國以及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或世界衛生組織的GMP認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發展專項也將制劑國際化能力建設作為支持的重點之一。
業內一致認為,我國醫藥企業國際化之路是實現中國由制藥大國向制藥強國轉變的必由之路。盡管目前我國藥品出口總量還不多,品種還比較少,但這15家制劑國際化先導性企業為我國醫藥企業在質量提升、產業升級上探索出了一條新路。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呼吁,政府部門應為這些先導性企業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包括財稅政策、定價政策、招標采購政策等。業內專家表示,中國制藥企業應從“產品研發、國際合作、國際化能力和國際市場”4個方面加強建設,提高企業自身國際化的素質和水平,真正在國際醫藥市場上培養起企業的競爭優勢。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