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總局約談全國17個中藥材專業市場<br>專業市場所在地政府負責人簽署責任書
據中國醫藥報北京訊 記者李雪墨報道 7月3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在京召開中藥材專業市場整治約談會,亳州、安國等全國17個集中的中藥材專業市場所在地政府負責人參加了約談會。
近期,國家總局對部分中藥材專業市場進行了明察暗訪,發現中藥材專業市場及其周邊存在假冒偽劣、摻雜使假、違規經營、非法加工等現象,個別地方還比較嚴重。
據了解,中藥材專業市場是歷史形成的,短則百年,有的已有上千年。上世紀90年代,各地涌現了大量的中藥材市場,參差不齊、管理不嚴,假冒偽劣滋生蔓延,公眾深受其害。為此,在國務院領導下開展了中藥材市場整頓工作,關閉了近百個條件達不到標準的市場。現有17個中藥材專業市場是1996年經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衛生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審核批準設立,從設立之初就要求由地方政府直接領導的市場管理委員會進行管理。后來沒有審批過新的中藥材專業市場。
17個中藥材專業市場所在地為:河北保定市,黑龍江哈爾濱市,安徽亳州市,江西宜春市,山東菏澤市,河南許昌市,湖北黃岡市,湖南長沙市、邵陽市,廣東廣州市、揭陽市,廣西玉林市,重慶渝中區,四川成都市,云南昆明市,陜西西安市,甘肅蘭州市。
7月17日,國家總局在全國部署了藥品“兩打兩建”專項行動,其中打擊中藥違法生產行為、整治中藥材專業市場是專項行動的重點之一。據了解,國家總局召開中藥材專業市場整治約談會,目的是要實事求是地擺出問題,痛下決心,堅決整治,以遏制市場制假售假勢頭,規范中藥材市場。
會議對中藥材專業市場整治提出要求:一要堅決整治市場。要在當地政府領導下,動員各有關方面參與,堅決打擊市場及其周邊中藥材染色增重、摻雜使假、制假售假等各類違法行為;二要凈化市場周邊環境。堅決取締市場周邊私切濫制、非法加工、變相生產中藥飲片活動,嚴厲打擊企業與不法商販勾結,出租出借飲片生產經營資質票據等行為;三要切實加強管理。配備專門機構和專門人員,負責中藥材專業市場管理工作,保障必備經費和檢驗檢測設備,完善市場交易和質量管理規范等規章制度;四要建立長效機制。加強中藥材市場管理工作的督促檢查,落實各項工作目標責任,防止問題回潮。
主持會議的國家總局副局長吳湞強調,國家總局將會同有關部門,采取抽查、監督檢驗和明察暗訪等方式,對整治效果進行檢查。對存在問題較多、屢整屢犯、市場混亂、質量問題依然嚴重的中藥材專業市場予以曝光,堅決關閉,嚴懲違法犯罪分子,并依紀依法追究行政管理責任。
會上,17個中藥材專業市場所在地政府負責人簽署了《中藥材專業市場管理責任書》,并表示全力組織開展中藥材市場整治,通過整治,形成規范有序、健康發展的中藥材專業市場。農業部、商務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相關司局負責人參加了約談會。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