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乎中藥質量和產業健康發展<br>藥材基地是否堪當重任
近日,丁香園官微發布信息:“北京朝陽醫院將以行政手段禁止任何中藥注射制劑在該醫院的存在和使用?!痹诮酉聛淼囊惶靸?,這條微博有1000多條的評論、5000多條的轉發。在投資社交網絡也被眾多投資者激烈爭論,爭論的焦點就是中藥注射劑的廢存。
坊間傳聞相關管理部門對中藥注射劑的限制政策正在逐步收緊,原因是因為中藥注射劑存在質量隱憂。
而包括注射劑在內所有劑型的中藥質量,都與其所使用原材料的質量密切相關。資源緊缺、來源不清、品種混亂、內在質量不穩定、農藥殘留、重金屬超標、硫磺熏蒸……消費者對中藥材的安全性充滿擔憂。8月28日,由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主辦的“第七屆中國中藥材及飲片創新與發展論壇”在吉林延吉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業界代表就目前中藥材產業存在的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模式與質量控制過程管理成為會內外熱議的焦點。
關鍵環節薄弱
財政部、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通知,決定自今年8月1日起至12月31日,對所有出境貨物、運輸工具、集裝箱及其他法定檢驗檢疫物免收出入境檢驗檢疫費。同時,新的出口產品法檢目錄將很快公布。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進出口穩增長、調結構的若干意見》精神,新目錄中出口法檢品種將大幅削減。
對于出口貿易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利好,但中藥企業能否享受到這種利好仍有待商榷。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劉張林表示:中藥能否從法檢目錄中被削,取決于整個產業的努力。目前一些中藥材出口美、韓等國抽驗不合格通報率在10%左右。如此高的通報率自然很難申請到被免除檢驗檢疫,中藥材產業的質量控制仍需努力。
在此次論壇上,遼寧中醫藥大學教授、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賈天柱透露,7月中旬,國家藥典委員會在貴陽召開專門會議,研究討論2015版《中國藥典》中關于重金屬、農藥殘留、黃曲霉素、硫磺熏蒸等含量限定標準問題。“雖然通過目前的一些技術手段,如吸附色譜分離法、光催化氧化法等可以對某些重金屬及有機磷農藥進行脫除使之檢驗合格,但優質的藥品是生產出來的,必須規范種植、規范加工炮制、規范成藥生產,控制好生產貯藏使用的每一個環節?!?
盛實百草集團董事長兼吉林林村中藥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剛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藥材種植是產業鏈源頭,關系到下游產品的質量與療效,既是最關鍵的環節,也是最薄弱的環節。“種植方式分散落后、農藥施用不規范、種源不穩定、缺少技術支撐、藥農收入無保障……針對面臨的種種問題,規范化的藥材種植基地建設,應該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
對此李剛深有體會。吉林林村中藥開發有限公司的很多產品主要是出口,例如公司的人參出口排名全國第一,占全國出口總額的30%左右。而日本、歐洲等國際市場對中藥材的質量標準要求極為苛刻,為保證產品符合標準,該公司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藥用植物種植和采集的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ACP)指南》,編制并實施了國內首個GACP標準,對所有經營品種均利用中藥材生產標準書(SBP)指導藥材的種植、生產和加工,通過生產者登記表、栽培日程表、中藥栽培工序風險分析、種苗風險分析、農藥肥料使用記錄、GACP自檢等12道嚴謹程序,全程采用中藥材DNA條形碼鑒定及品質檢測,實現可追溯體系,最終保證了產品質量,得到了國外客戶的認可。
但這樣嚴格的中藥材生產在業內并非普遍現象??傮w來說,我國中藥材質量并不樂觀,這跟種植環節整體薄弱有很大關系。通過建設完善規范化的藥材基地來解決中藥材種植中的問題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基地建設探路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王文全指出,目前我國藥材基地建設中存在一些問題,亟待引起種植企業及相關部門重視。
一是基地布局和建設不夠合理,標準化生產水平較低,藥材生產質量穩定性不夠。二是企業、基地與農戶之間缺乏緊密的銜接。藥農習慣于粗放式的種植和管理,農戶、基地與企業沒有建立起長期的利益供給機制,生產與銷售往往脫節,使得企業收購藥材面臨諸多困難。購銷合同不能兌現。三是只求立項、不求實施。有些企業把中藥材標準化基地當作向外推介、展示形象的金字招牌,往往是轟轟烈烈干一陣子后,就沒有了下文。四是只重建設不重管理。在一些地方的基地建設中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現象,建設之始能做到合理規劃,對照標準,嚴格把關。一旦建成,后期管理往往松懈或斷檔,不能保持對中藥材在正常生長過程中的監測預報與田間管理,缺乏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五是只管生產不管市場。一些基地或盲目跟風、重復建設,或埋頭發展生產,不進行深入的市場調研與前景分析,其結果是品種單一,價賤滯銷,企業受損,藥農跟著蒙受經濟損失。
“隨著新型農業的建設和發展,中藥材基地建設也出現了一些比較好的模式,如農場式、合作式、聯盟式、契約式等。在這幾種模式中最重要的是如何保證農民的利益,只有保證農戶受益,種植才有保障。因此,我們提倡在上述模式的基礎上,做到聯產合作利益一體化,緊緊地把農民的利益和基地建設連在一起?!蓖跷娜f。
重在源頭管控
據王文全教授介紹,我國在“十二五”期間,將扶持70余種大宗常用中藥材、30余種珍稀瀕危(生物)藥材建立生產基地,同時將扶持建立中藥材生產技術服務平臺、中藥材生產信息服務平臺、中藥材供應保障平臺等,以期從源頭提升中藥材質量。
那么,該如何建設規范化的中藥材基地呢?李剛認為,由于土地資源十分有限,種植企業可以采用“自建基地、管理基地、合作基地”等不同模式;在與農戶管理關系的問題上,公司可以為藥農統一提供優良的種子、土壤消毒、生物有機肥、生物農藥等,以確保各環節全面貫徹執行GACP管理體系,保證藥材質量?!跋襁@類規范化的中藥材種植基地,吉林林村公司在全國有30多個?!?
崇尚天然藥物成為一種國際潮流。在發展植物保健食品方面,日本、韓國、美國等國都有成功的實踐。它們在天然藥物的原料管理和控制上十分嚴格,并加大了自身種植的力度,總結出了可控的基地管理模式。
以韓國的人參生產為例,人參公社(合作社)與種植戶簽訂種參合同,提供技術培訓和指導(良種、土地篩選和管理、生物農藥和生物肥料),嚴格按照質量標準收購(優質優價,較普通參高10%以上),合作社負責對農戶從種植到加工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管,以確保人參的低農殘和高品質。
美國在使用和制造天然藥物方面是全球最大的國家?;ㄆ靺⑹敲绹闹鳟a品,他們采取的是農場(莊園)+協會式的管理模式,從種子到田間管理,到等級加工,嚴格以協會認定的標準和規程進行種植和操作。
日本為了能保證藥材原料的穩定性和可控行,采取了從原料種植到使用多環節的監控、溯源。以日本津村株式會社為代表的日本漢方藥企業,從藥材種植源頭到漢方制劑生產,建立了先進的全過程質量可追溯管理體系。
“中藥材分散、落后的生產方式與中藥產業的快速發展嚴重不適應,中藥材的資源屬性已經顯現?!崩顒傉f,藥材生產環節不能再靠天吃飯,圍繞重點藥材品種構筑強大控制力和影響力,提供療效確切、質量可控、安全可靠的中藥產品,讓國人用上真正的好中藥,讓世界認同中醫藥,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夢想。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