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與挑戰并存 中醫藥產業應在繼承與發展上厚積薄發
在“藥都”河北安國近日召開的首屆中藥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上與會者指出,當前,我國中醫藥產業正處于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歷史關頭,機遇與挑戰并存。如何變壓力為動力,促進中醫藥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是業內人士應該深入探討的問題。
“三大機遇”值得期待
與會者在認真分析了中醫藥行業的現狀后認為,當前,中醫藥產業面臨三大機遇,對此,中醫藥企業應該緊緊把握。
一、加速發展的機遇。我國中藥產業多年來一直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而且全球相關市場目前也正處于快速增長期。當前,國際植物藥市場份額已達300多億美元,并且以每年10%~20%的速度遞增;全球對天然營養藥品的需求也正以每年70%的增長率遞增。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全世界有40億人使用植物藥治病,占世界人口的80%。該組織估計,在未來10年內,中藥的開發利用將在全球興起。
二、政策扶持的機遇。中藥產業作為“國家戰略產業”,已被寫入我國《中藥現代化發展綱要(2002~2010年)》,中藥行業的發展已被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不久前,國務院發布實施了《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這是國家全面推進中醫藥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為我國中藥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重大歷史機遇和重要政策保障。
三、合資合作的機遇。在回歸自然的熱潮中,國際市場對中草藥的需求迅速增長,中藥行業越來越多地成為資本關注的熱點。國內大批上市公司把投資中藥作為企業轉型和擴展經濟規模的新方向,來自煙草、房地產、日化以及傳統西藥等行業的大量投資正在流向中藥領域。中藥產業因其所具有的投資價值,也成為國際資本追逐的新熱點。資本對中藥行業的關注為這一產業發展提供了基本的資金支持,活躍的投資行為也為中藥產業長期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
“四大挑戰”不容忽視
盡管中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廣闊,但目前該產業也面臨不容忽視的挑戰。
一、理論傳承危機。近百年來,西醫西藥逐漸主導我國醫療市場,已薪火相傳五千年的中醫中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資料顯示,我國著名中醫專家已從上世紀80年代的5000余名驟減至現在的不足500名,僅有27%的百姓生病后愿意看中醫——中醫藥正陷入傳承危機。時至今日,學術界仍有人公然以科學的名義提出“廢除中醫中藥”的觀點,阻礙了中醫藥的發展和振興。
二、種質資源危機。眾多野生動植物資源嚴重短缺,過度開發使寶貴的中藥材資源瀕臨枯竭。我國林麝、黑熊、馬鹿等40個種類的藥用動物資源顯著減少,其中,麝香資源比上世紀50年代減少了70%;冬蟲夏草、川貝母、川黃連等資源被嚴重破壞,野生甘草蘊藏量減少了80%,常用藥材人參、三七的野生個體已很難發現;大宗中藥材品種的栽培管理粗放,單產低,質量差;對道地藥材的研究和開發不充分;中藥材的病蟲害防治和化肥、農藥殘留污染問題嚴重,中藥材質量的不穩定和品種的混亂,使中藥材資源遠遠沒有做到優質供應和可持續利用。
三、產品創新滯后。我國很多中藥企業的生存很大程度上是靠“吃祖宗老本”,創新不多,產品生產工藝落后,中成藥產品外觀“粗、大、黑”,劑型大多還是“丸、散、膏、丹、湯”。中藥一次用量常是西藥的十幾倍或幾十倍,服用不便,且煎制費時費功,難以適應現代人的需求。
四、國際競爭加劇。近年來,歐美發達國家植物藥銷售量大幅上升,但我國企業并沒有抓住機遇。在日本,漢方制劑每年銷量遞增15%以上,日本一家專營中藥的廠家“順天堂”,一年的產值相當于我國全部中藥一年的出口額。目前,歐洲市場上銷售的濃縮人參汁或整參,90%來自韓國。在目前全球中藥市場營業額中,中國僅占3%~5%,日本則占到80%,韓國占10%。同時,發達國家正在不惜重金加大對中藥的研究,對我國中藥業的發展也構成了極大的挑戰。專家認為,如果不能快速開展卓有成效的中醫藥基礎與應用研究,中醫藥的發源地淪為世界中藥市場的“原料藥基地”也并非“聳人聽聞”。
多管齊下促進發展
在此次研討會上,專家們認為,發展中醫藥產業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是推進市場轉型升級。要逐步完善市場體系,形成多元并存、互促互榮、集群發展的大市場格局,積極適應現代新型物流業態的變革,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建立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相結合的現代流通網絡體系。同時以規范化、法制化手段強化市場管理。
二是集中力量建設現代中藥產業基地。要壯大中藥產業集群,提升藥業核心競爭力,推進現代中藥產業基地的建設,就必須完善三大建設:即中藥產業化龍頭基地建設、科技創新交流平臺建設、中藥循環經濟示范基地建設。
三是加速中藥標準化研究與應用。可利用細胞工程、基因工程等技術,開展優質中藥材品種的選育和中藥材規范化生產。強化中藥質量控制方法的研究,建立和完善若干種中藥材、中藥飲片、中藥提取物和重點中成藥的質量標準,建成符合國家規范的中藥現代化質量標準體系。設立中藥科技示范企業,開發生產療效確切的創新藥物,強化傳統名優產品的二次創新,研制開發有影響力和較強競爭力的中藥新產品。
四是繼承與創新并重,提高中藥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繼承不泥古,發展不離宗。”這是中醫藥繼承和發展問題的基本原則,也是中藥可持續發展必須遵循的方針。要倡導尊古炮制和一絲不茍的配方操作,積極扶持飲片生產企業開展傳統飲片規范研究,挖掘傳統炮制原理、炮制方法、配方種類,篩選經典藥方、傳統秘方和成熟驗方并進行大規模工業開發。要適應現代化中藥產業發展趨勢,堅持有所改良、有所創新、有所發展的原則,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對傳統飲片、中藥劑型進行改造升級。推進現代中藥復方篩選技術研究,開發與國際接軌的精量化、質量高、藥效好的現代精制小復方中藥,提高中藥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