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盛國藥聯手出擊 云南白藥成新東家資本舞臺?
據中國證券報訊 日前,云南省國資委代表云南省政府與中國醫藥工業有限公司簽訂正式重組協議。這意味著,一場云集華潤集團、華源集團、復星集團和東盛集團等資本大鱷的云南醫藥集團的股權之爭可能塵埃落定,這是繼上海醫藥集團重組后的最大一項醫藥產業重組案例,其影響值得關注。
國藥工業何以蛇吞云藥
據了解,云南省政府談判設置了三個控制點:一是“云南白藥”的品牌不出售、不入股,確定妥當的使用方式;二是云南醫藥集團現有凈資產合理溢價;三是設定新改制重組公司銷售收入、利潤、稅收等發展目標及完成目標具有約束力的獎罰辦法。終于,由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占51%股權、東盛集團占49%股權的中國醫藥工業有限公司被鎖定為云南醫藥集團改制重組的戰略合作伙伴。新組建的云南醫藥集團公司注冊資本15億元,云南省國資委和中國醫藥工業有限公司分別持有50%股權。業內人士推測,此次中國醫藥工業公司能夠奇跡般地勝出,其主要原因可能有三:國藥工業同意高溢價,國藥工業提出的遠大發展目標符合云南省政府的要求,云南省政府相中東盛集團靈活的民營機制。
相關上市公司影響多大
此次收購行動主要牽涉到兩方面的上市公司。一方是收購方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東盛科技、潛江制藥和麗珠集團,另一方是云南醫藥集團下屬的上市公司云南白藥。
由于云南醫藥集團此次重組的投入和規模大,而且云南醫藥集團擁有良好的產業基礎,東盛集團自然會集中更多人力和物力投入云南醫藥集團的發展。東盛集團的高速發展堪稱我國醫藥行業的奇跡,但業內人士幾乎無法想象其并購的資金來源。此次收購后,東盛集團的資金可能會顯得更加緊張,估計下屬上市公司可能會加快融資步伐,比如東盛科技在2004年8月再次提出增發不超過7,000萬股的方案。其它業績差強人意的上市公司如潛江制藥和沒有實質性控制權的公司如麗珠集團可能會被逐步邊緣化。
云南白藥可能會被打造成為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東盛集團的又一個資本舞臺。因為云南省政府和國藥工業雙方約定,到2007年度,改制重組后的云南醫藥集團將實現上百億元銷售收入,利稅將成倍增長。按照合作計劃,改制重組后新公司2007年完成海外整體上市的所有準備工作,2008年實現新公司的海外上市;2009年,完成醫藥工業園區建設。此前有資料顯示,云南醫藥集團2001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6.2億元,凈利潤4497萬元,總資產31.4億元,凈資產5.93億元。顯然,要實現上述宏大目標并不容易,因為云南醫藥下屬公司的銷售收入增長并不快,其下最優質的資產上市公司云南白藥最近兩年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幅度也僅為22%,看來依靠自然增長是很難完成三年翻一番的目標的。
不過,上市公司云南白藥經營穩健、業績優良,1999年以后沒有再融資,而其凈資產收益率又完全符合融資要求。因此重組后的云南醫藥集團完全可以通過云南白藥這一良好的融資平臺,實施大規模的收購兼并,實現快速擴張。(作者單位:東吳證券研究所)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33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08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