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眼鏡的“美麗陷阱”
近日,微博上有網友稱,其同學戴“美瞳(一種美容隱形眼鏡)”去燒烤,煙和火加上高溫使美瞳片在眼睛里熔化了,去醫院救治,醫生說終生失明。
此微博發表后,立即引來“圍觀”,當時就有眾多網友表示,以后不敢再戴“美瞳”了。而隨著該帖在網絡上愈傳愈烈,越來越多經常配戴“美瞳”的人們開始變得憂心忡忡。
被戳穿的“謊言”
不過,質疑該傳聞的人也不少。“我經常戴‘美瞳’參加燒烤聚會,就從來沒遇到過這種情況,而且,我周圍的朋友也幾乎都帶‘美瞳’,從沒聽說過‘美瞳’會被烤化。”一位網友說。
同樣,北京潘家園眼鏡城一位經營美容隱形眼鏡的老板也表示,市面上銷售的隱形眼鏡片通常含有30%以上的水分,能耐120攝氏度高溫,眼表溫度怎么可能達到令其熔化的程度?同時,他告訴記者,隱形眼鏡出廠前都要經過“高溫耐受檢驗”,在這道工序中,隱形眼鏡要在12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下保持15分鐘以上,以保證能夠耐得住高溫。
北京某醫院一位眼科醫生對此也非常質疑,他告訴記者,眼睛一旦遇到煙熏、高溫等刺激,必然會本能地通過閉眼、分泌淚液等方式來進行自我保護。在這種情況下,隱形眼鏡是不可能熔化的。“我當眼科醫生這么多年,還從沒聽說過哪家醫院收治過類似的病例。”他說。
除了以上人士的說法,記者也針對美容隱形眼鏡是否能被烤化的疑問進行了實驗。記者將一片美容隱形眼鏡置于蠟燭火焰的上方進行烘烤,一分鐘后,鏡片才開始出現變形。但直到最后燃燒,也一直未出現熔化的現象。
可見,吃燒烤烤化美瞳的傳聞應屬無稽之談。
而且,有業內人士表示,即便是假冒偽劣的美容隱形眼鏡,其材質也同樣是水凝膠,也不至于出現被烤化的現象。
并非都是“美瞳”
據了解,“美瞳”其實是強生美容隱形眼鏡的專用注冊商標,也就是說,只有強生出品的美容隱形鏡片才能叫做“美瞳”。
不過,由于強生是最早進入中國彩色隱形眼鏡市場的公司之一,且普及率高,使得美瞳這一名稱在國內“深入人心”,以至于消費者甚至一些媒體也誤將所有的美容隱形鏡片籠統地稱之為“美瞳”。
實際上,就美容隱形眼鏡的整體市場而言,目前仍存在著一些不規范銷售的現象。不過這筆賬當然不能算在“美瞳”頭上,一位業內人士說。
根據相關規定,隱形眼鏡屬于國家高度管制三類醫療器械,只有在辦理和獲得《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后才可銷售。但不久前,記者在位于北京西單的明珠大廈里就發現,一些銷售飾品的小店也在銷售“美容隱形眼鏡”,并且店老板還聲稱這些被裝在透明的玻璃小瓶中、瓶子外面貼滿外文標簽的“美容隱形眼鏡”都是從韓國或日本進口的。其中價格貴的要一二百元,便宜的只需幾十元。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其實這些店里銷售的“美容隱形眼鏡”根本不是從國外進口的,甚至其中一些連合格產品都不是,很多都是國內廠家生產的‘貼牌產品’。而類似經營偽劣“美容隱形眼鏡”的現象并不算少。
6月中旬,湖北省武漢市東湖工商人員就在一家公司查獲了4萬多片產品標識不符合相關規定的美容隱形眼鏡。據該公司老板交代,去年底,他開始銷售上海某公司提供的韓國進口“GEO”、“NEO”、“芭比愛”等品牌美容隱形眼鏡。進貨價每副10元~14元,批發售出每幅加價2元左右。客戶則多為網絡商城網店上的店主或一些實體小店,每副零售價能賣到60元~200元之多。
而幾乎同時,遼寧省營口市的藥監部門也查獲了5家無證銷售“美容隱形眼鏡”的飾品檔口。和武漢查獲的一樣,這些商家無證銷售的“美容隱形眼鏡”,其外包裝上也全是外文,每副價格只有50元~80元之間。
正規渠道購買
記者發現,由于價格低廉,在很多經營不規范的商家,“美容隱形眼鏡”的生意很紅火。之前在西單明珠商廈,經常會看到年輕的女孩子向店主詢問、購買“美容隱形眼鏡”。
消費者劉小姐告訴記者,正規眼鏡店里的美容隱形眼鏡不僅售價較高,顏色也比較單一,相比之下飾品店里的美容隱形眼鏡則有多種顏色可以選擇,而這也是她選擇在飾品店購買美容隱形眼鏡的重要原因。
“盡管美容隱形眼鏡不會因被烤化而致盲,但如果佩戴不合格產品,其帶給眼睛的傷害還是很嚴重的。”上述眼科醫生說。
據他介紹,隱形眼鏡通常由兩層透明的角膜接觸片組成,而“美容隱形眼鏡”則是在兩層接觸片中間添加了一層特殊的彩色鍍膜層,就像漢堡包一樣。但偽劣的“美容隱形眼鏡”為了降低成本,往往將顏料直接噴涂在鏡片表面,直接接觸眼球后很容易磨損眼角膜,導致眼睛發炎,而一旦顏料易析出進入角膜,不僅極大危害健康,其染色也將永遠無法清除。
因此他建議消費者,購買“美容隱形眼鏡”切忌貪圖便宜,應在正規眼鏡店選擇知名品牌,拒絕小攤小販和無證的店家。同時,購買時還要注意看清生產廠家、注冊號、生產時間等信息,必要時可通過有關部門的網站進行查證。
加強自我保護
據武漢某媒體報道,該市市民李小姐于一個月前購買了一副美容隱形眼鏡。日前,其右眼出現不適癥狀,之后病癥有所加重,李小姐強烈感覺到眼部疼痛。檢查發現為角膜潰瘍,需盡快治療,如再拖延很有可能就需要角膜移植。
而實際上,這樣的案例并不少見。
“公眾在配戴美容隱形眼鏡時往往缺乏基本的自我保護意識”,上述眼科醫生說。而在記者的采訪過程中也發現,為矯正視力而佩戴隱形眼鏡的消費者往往具備基本的使用知識,相比之下,那些為了漂亮而佩戴美容隱形眼鏡的消費者卻往往只是將美容隱形眼鏡當成普通的飾品,不僅在選購時顯得不夠謹慎,在使用時也往往不具備足夠的知識。
該醫生表示,佩戴美容隱形眼睛和佩戴普通隱形眼鏡一樣,都應該先請醫生做詳細檢查,評估淚液機能之后,再進行一兩次試戴。而配鏡后,也要確保定期檢查。因為,即便是佩戴合格產品,如果使用不當也會對眼睛造成一定的損害。比如日拋型的連續戴三五天,用自來水沖洗鏡片等。
另有業內人士表示,短期佩戴隱形眼鏡通常不會有什么問題,但即使是高透氧、高含水量的隱形眼鏡,也還是無法完全達到眼球的生理要求,更何況美容隱形眼鏡的化學成分過多,透氧性還要差一些。如果長期佩戴使得眼角膜難接觸空氣,可能會導致角膜水腫甚至角膜上皮脫落,引起眼部細菌發炎。
此外,隱形眼鏡本身也并非人人都適合。如糖尿病、關節炎、鼻竇炎患者,長期身處風沙、粉塵及揮發性酸堿物等環境的人群,或是角膜彎度嚴重偏離平均數值的人,就都不宜佩戴隱形眼鏡。
有數據顯示,2010年國內美容隱形鏡片的銷售額已高達1.2億元人民幣,比2009年上漲25%。但這還僅僅是對品牌廠商的統計,實際的銷售量應該遠遠高于這個數字。而隨著銷量的急劇增長,行業的規范就愈加顯得迫切。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相關部門對美容隱形眼鏡監管越來越嚴格,對不規范的經營行為打擊力度越來越大。記者在此呼吁,盡快將不規范的經營者和經營行為清出美容隱形眼鏡市場,讓“美麗”不再成為健康陷阱。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