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保健食品宣傳存在七大問題
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下發的《關于加強保健食品廣告監督管理的通知》,湖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以下簡稱市消保委)對湖州市場上的保健食品宣傳情況進行了一次消費問卷調查。
一、保健食品調查基本情況
這次調查主要結合今年的“誠信·維權”年主題和“食品生產經營與誠信·維權”一季度分主題的活動。在湖州職業技術學院愛心社協助下,100名“3.15”學生志愿者組成的調查員分成五個小組,于3月5日至8日走訪了湖城吉北、吉山、墻壕里、新世紀、市陌、馬軍巷等20多個居民小區,抽樣調查以一戶家庭為一個單位,共實地調查了1000戶。調查員根據調查問卷內容認真詢問被調查對象,對被調查對象的回答詳細真實地記錄在調查問卷上。
二、當前保健食品宣傳存在的問題
從這次保健食品宣傳情況的消費調查來看,主要存在著以下問題:
一是概念混亂。保健食品適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42.8%的被調查人把保健食品作為藥品,20.1%的被調查人分不清保健食品是藥品還是食品。調查表明當前保健食品生產及經營企業在宣傳上有意回避這一點,導致一些保健食品廠家混淆概念,趁機打“擦邊球”,以“似食非食”,“似藥非藥”誤導消費者,造成近半數被調查人購買時概念混亂。
二是功效不清。保健食品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43.2%的被調查人認為保健食品可以起治療疾病的作用,46.4%的被調查人認為保健食品具有一定藥物功能,對疾病可以起到輔助治療作用。調查表明當前保健食品生產及經營企業在宣傳上未能真實地、客觀地陳述功效,模糊保健食品的功效,導致近半數被調查人對保健食品的功效不能準確識別。
三是夸大宣傳。被調查人中認為當前保健食品功效隨意夸大宣傳現象普遍的占49.46%,認為夸大宣傳現象嚴重的占12.65%,有58.5%的被調查人曾經遇到過保健食品功效夸大的宣傳。調查表明當前保健食品生產及經營企業借助宣傳某些成分的功能明示或者暗示,夸大功效,強調功效,吸引消費者來購買。
四是虛假宣傳。被調查人中認為當前保健食品功效虛假宣傳現象普遍的占45.3%,認為虛假宣傳現象嚴重的占9.46%。調查表明當前保健食品生產及經營企業功效虛假宣傳較嚴重,廣告和說明書里充斥著眾多“科學或準科學”的專業術語,甚至惡意炒作,使消費者信以為真。
五是冒充藥品。被調查人中認為當前保健食品冒充藥品宣傳現象普遍的占41.06%,17.8%的被調查人認為此現象嚴重,有64.49%的被訪人遇到保健食品冒充藥品宣傳.調查表明當前保健食品生產及經營企業冒充藥品現象較嚴重,通常采取暗示該產品或產品主要原料所具有的療效的辦法來暗示療效,誤導消費者。
六是誤導購買。調查表明有69.4%的被調查人購買保健食品最重要因素是功效。由于當前保健食品市場普遍存在夸大宣傳產品功效和冒充藥品等問題,使多數消費者面對“天花亂墜”的宣傳不知所措,往往跟廣告“走”。
七是誠信危機。保健食品是一種借助大量的信息傳播和信息識別才能使消費者形成購買動機的商品。過度、夸大和不實宣傳等問題已導致了消費者對保健食品信用危機。在調查中表明,對保健食品完全信任的人僅占3.4%。不少被調查人認為保健食品存在質量難于保證、宣傳夸張、品種混亂、假冒太多、媒體宣傳過度等問題。
三、規范保健食品宣傳的建議和對策
針對當前保健食品功效夸大、虛假宣傳和冒充藥品宣傳的混亂情況,湖州市消保委建議由政府牽頭,組織有關職能部門成立聯合執法組,對本市保健食品市場進行一次綜合執法檢查,及時發現問題,采取措施,引導行業規范、行業自律、行業誠信。
一是行政執法部門。從2004年1月1日起,我國保健食品的審批和監管權,已由衛生部移交至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監部門應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加強我市保健食品宣傳的管理,對虛假宣傳、冒充藥品等違規行為以予堅決打擊,遏制一切不法經營。工商等部門應加強對保健食品宣傳的檢查力度,對一些隨意夸大保健功能,引用專家研究報告、醫院臨床報告以及報刊文章,用新聞報道形式發布違規廣告等,擾亂廣告宣傳的正常秩序,給消費者造成誤導,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的行為予以嚴肅處理。
二是廣告經營單位。應對刊登保健食品廣告內容及提交的相關資料要嚴格審核,做到真實、合法、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杜絕對外宣傳直接或者間接宣傳治療作用或使用醫療機構、醫生、專家、患者的名義和形象的保健食品廣告在出現。
三是生產及經營企業。勸喻不要單純以廣告來刺激銷售量,要力戒投機心理和浮躁,樹立誠信觀念和品牌意識,以營造保健品的廣告誠信為基點,建立保健品行業的信譽等級制度為保障,樹立保健品及其生產企業良好的公共形象。
四是消費者。消費者要擦亮眼睛,理性消費。掌握藥品與保健食品的區分方法,保健食品的批準文號也由原先的“衛食健字”改為“國食健字”,而藥品的批號是“國藥準字”,購買時應當注意包裝上的批文號,確定該商品是藥品還是保健食品;購買時向經營商索要發票。推銷商在產品介紹時,有夸大和誤導消費者的言詞的材料,應當妥善保存。
(責任編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