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莎VS絲芙蘭:進滬兩年 上演變臉后的輕裝上陣
2007年4月27日,絲芙蘭化妝品專賣店在上海的第八家連鎖店開業了。這家位于百聯南方購物中心內的店面相對最大的正大廣場浦東店來說,面積只稍遜了一些,但從開業到如今的一個多月來,人氣及營業額卻毫不遜色于其它“前輩”。5月下旬,在晚間9點-9:30期間,當廣場內的其它店鋪相應打烊之時,絲芙蘭的人流卻仍就旺足了廣場一角。
而在同一天的下午5點至5:30期間,記者走進了莎莎中國內地“鼻祖”淮海中路店,這家選擇了“店中店”的模式落戶于淮海中路婦女用品商店B館一樓的店中,在不大的店內里記者發現在品種豐富之余,反而映襯了人流的稀疏,除了店內十余名BA優雅的身影之外,前來光臨的顧客數量在記者停留的半小時間,共計30余名。
這些表面現象或許能向你我透視出莎莎與絲芙蘭在進軍中國大陸市場的兩年多,特別是上海這座飛速發展的大都市里,如何演義如何轉換?又如何適應稱雄、繼續加快深入?
初次試水,教訓緊隨其后
自2005年首家香港莎莎入滬以來,部分一線化妝品品牌的缺席,一直讓香港莎莎在滬有些尷尬。在香港的莎莎店中,迪奧、蘭蔻、雅詩蘭黛等化妝品的價格,只有上海店中的一半。但到目前為止,這些大牌依然在上海莎莎店中缺席。
據記者統計,香港莎莎的上海首店內銷售的化妝品大約只有40個品牌,100多個品種,而在香港莎莎的香港店內則通常會有70個品牌,超過150個品種。在這里,沒有CD、香奈兒、蘭蔻等國際一線品牌,而更掃興的是,這里根本就沒有傳說中的超低價。消費者們滿臉疑惑:此莎莎非彼莎莎?談及緣由,莎莎在香港可直接向一些化妝品廠商拿貨,但在上海莎莎銷售的數千種化妝品中,除不到600種是莎莎直接從廠商處拿貨外,其余均通過上海化妝品代理商拿貨,因此很多化妝品價格和其他百貨店持平,而其中真正原因則是香港莎莎方面與國際一線品牌供應商的談判受阻。
2005年4月12日,在香港莎莎上海首店新張半個月之后,絲芙蘭淮海中路店宣布試營業,絲芙蘭(Sephora)是奢侈品集團LVMH旗下的化妝品零售店品牌,在全球16個國家擁有520多家分店。此次,LVMH和上海家化集團合作正式進軍中國化妝品零售市場,橋頭堡正是上海市場。蘭蔻、嬌蘭、紀梵希、雅詩蘭黛、倩碧、圣羅蘭、Dior等眾多國際一線品牌在絲芙蘭上海首店悉數登場,這與香港莎莎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顯然,絲芙蘭的國際化操作模式以及路易威登背景為其贏得了更多的國際一線品牌供應商的支持。
強化自有品牌與獨有品牌
時至今日,莎莎在上海已開設5家專賣店,雖然遭遇了水土不服,但在未來五年,香港莎莎將在兩岸四地同步布局140家店鋪,其中大陸100家,香港與澳門60家,臺灣40家,整體呈現良好發展趨勢,與一線品牌談判政策在影響莎莎標志性銷售策略低價的同時,因地時宜,發揮自有品牌以及獨有品牌的優勢賣點,無不可以走過轉角邁入康莊大道。
而相對進軍中國市場較晚的絲芙蘭如今已落滬8家,而在短短兩年中,絲芙蘭分別在位于上海淮海路、古北家樂福、正大廣場、徐家匯,北京中關村、國貿商場、望京華聯,以及杭州百大,并在中國推出Sephora網上商店。其開放和設計精致的店鋪,使顧客可以自由地發掘嘗試超過60個一線美容品牌。出色的護膚、美容、沐浴、身體及護發和香水產品讓美麗近在咫尺。“雖然沒有價格優勢,與百貨專柜同等價位,但店內整體的便捷、專業及舒服的服務方式無不吸引著我會經常來此處受‘熏陶’,偶爾也會奢侈一把。”一位正在絲芙蘭閑逛的顧客向記者透入其購買初衷。
顯然,兩者不同速度的擴張趨勢都無不透入出強勢專賣店的殺氣以及對百貨專柜的強大競爭力。同時,銳氣的背后,兩者的經營模式在與上海特有的發展背景下,融合、適應乃至因勢利導的變化成為兩大化妝品專賣店巨頭的長遠發展之良策。
優勢互補,轉思路加速跑
去年年底,350種“莎莎”自有品牌已悄悄入滬。另外,約550種獨家代理的化妝品也已通過了中國內地相關機構的衛生檢疫。此次大舉進入上海莎莎門店的350種“莎莎”品牌商品,包括彩妝、身體護理、化妝用具等。據了解,香港莎莎此次以OEM方式開拓自有品牌,可繞過進口化妝品衛生檢疫等長達半年至1年的審批時間,其定價也比同類產品低10%-20%。
此外,莎莎所引入了的約550種獨家代理的化妝品品牌,其中大多數是不被中國消費者熟悉的國外名牌,如瑞士葆麗美、新西蘭的Lanocreme、英國的BeautyFormulas等。莎莎淮海中路店的BA告訴記者,由于部分國際知名品牌屬于高檔專業護膚品,單品售價均在1000元左右,由于高價位的原因,這類產品的消費群和銷量也在相對固定范圍內,同時也填補了一些市場空白。在店內,記者看到莎莎所配備的美容示范間,因其有助消費者學習專業護膚品的使用方法和手勢,使DIY專業皮膚護理進入普通人家,促使女性的皮膚保養向更專業的領域發展。
同時,相對自有品牌的上架,絲芙蘭則更占得了先機,從試營業至今,其自有品牌“絲芙蘭”就占據了店內的有利地形。絲芙蘭自有品牌包括彩妝、洗護、香水等,原產地均為法國,價格在30至150元不等,比起店中動輒成百上千元的國際一線品牌,絲芙蘭自有品牌對于年輕女性顧客來說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與自有品牌平分秋色的當屬日趨見長的獨家銷售品牌,在百聯南方購物中心店內,記者發現獨家銷售的品牌已占到5-6個背柜,據BA介紹,這類品牌全部屬于原裝進口產品,如來自美國比華利山的DERMANEW得美新護膚品及美容儀器、法國馬賽的馬賽皂、法國眼部專家TALIKA、Skinvitals維肌泉面部及眼部護理貼膜系列等都屬于全國獨家銷售,涵蓋了洗護、護膚、美容儀器、專業護理等對于只在高檔美容院才能享受的產品以及導入儀器,而在絲芙蘭則會以簡便的方式及優惠的價格讓消費者享用。該BA強調,按照國外慣例,自有品牌在絲芙蘭產品銷量中一般占10%至15%。但絲芙蘭在上海八家門店中,自有品牌的銷售形勢一路看漲,一度占到店內產品銷量的30%。
兩大企業背景不同,操作手法迥異的絲芙蘭和香港莎莎,卻在它們中國內地的擴張五年計劃上不謀而合首店都開在了淮海中路;2005年都選址在上海拓展;2006年都將進入北京、杭州等地;而從2007年開始,兩者則都會以每年新開30家店的速度爭奪市場;到2010年絲芙蘭和香港莎莎都將在內地擁有100家分店。
目前對上海市場的開發莎莎與絲芙蘭的錯中交錯無疑都是在穩健發展的策略上,根據大陸市場所獨有的經濟步伐,因勢利導的致力擴大貨品種類及加強貨品組合,著重產品發展,并于現有貨品系列中加入更多新產品及為專有品牌加入新貨品系列,滿足消費者消費的個性化需求。在銷售國際優質專業類護膚和護理品牌的同時,兩者都旨在將最大化程度發揮“一站式化妝品購齊”的優勢,提供更多的化妝品種類,與百貨業態一同平分天下。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