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打實“把脈問診” 硬碰硬“對癥下藥”<br>廣西藥品生產企業全覆蓋交叉大檢查不走過場
據中國醫藥報廣西訊 通訊員李漢生 記者許恒報道 近來,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管局組織開展了全區藥品生產企業全覆蓋交叉大檢查,全面排查藥品生產領域的安全隱患。此次檢查立足于查原因、找癥結、促提升,查找問題不回避,發現問題不偏袒,解決問題不含糊,實打實“把脈問診”,硬碰硬“對癥下藥”,從源頭加強藥品質量管理,推進藥品生產秩序進一步規范。
此次檢查以全區集中組織、系統整體聯動、檢查標準一致、程序規范統一的交叉檢查方式進行。在為期兩個半月的時間里,全區食品藥品監管系統48名藥品安全監管業務骨干組成16個檢查組,分別對全區237家藥品生產企業進行了全覆蓋的交叉檢查,其中原料制劑企業152家、中藥飲片企業41家、醫用氧企業28家、藥用輔料企業16家。重點檢查企業原輔料管理、處方工藝、生產過程控制、質量檢驗等關鍵環節,檢查發現存在一般缺陷并責令整改的178家,移交處理的3家,核實企業停產原因及企業目前實際情況的37家,收回GMP證書1張。
通過檢查,發現一些企業存在人員培訓不到位、倉庫管理不規范、對原輔料供應商審計不嚴、檢驗檢測管理不到位、批次生產記錄內容不完整等缺陷,也存在著一些影響產品質量的薄弱環節和安全隱患。如有的企業通過新修訂藥品GMP認證后,未能嚴格按照GMP要求進行生產質量管理;有的中藥生產企業中藥前處理不按工藝規程和檢驗標準生產;有的企業簽訂委托檢驗協議但不送樣檢驗,將專業檢驗機構變相當作“保護傘”。
廣西區局對查找出來的問題進行梳理分類,認真研究整改提高措施,要求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進一步強化檢查復查工作,對限期整改的企業,要督促整改到位,對問題較多或整改不到位的企業將組織飛行或跟蹤檢查,鞏固交叉檢查成效;嚴查委托生產、委托檢驗存在的問題,在企業間組織開展檢驗能力對比實驗活動,掌握企業檢驗能力狀況,不斷提高企業檢驗水平;將交叉檢查結果與“兩打兩建”專項行動結合起來,加強對重要提取物委托生產、近兩年抽檢不合格、同品種中標價格偏低的品種以及中藥飲片、藥用輔料、基本藥物的監督檢查,對市場抽檢中合格率較低、容易出現偷工減料的藥品如維C銀翹片、復方丹參片等進行監督抽驗。通過交叉檢查發現的線索,集中立案一批、查處一批,從嚴從重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凡是違反藥品GMP的一律限期整改,凡是違法違規的一律依法查處,凡是涉及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的,一律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此次敢動真格的交叉檢查對企業觸動很大。廣西一家注射劑生產企業負責人表示:“此次檢查專為挑刺,促使企業質量意識進一步提升,同時使企業認清不足,查漏補缺,將檢查中發現問題的整改與實施新修訂藥品GMP改造結合起來,推動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