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確定2010年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工作要點
據SFDA網站訊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制定《2010年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工作要點》,從六個方面提出了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要求。
一是開展專項整治。認真落實《寧夏回族自治區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辦法》,制定《餐飲類食品攤販監督管理實施意見》,以重點區域、重點環節、重點單位、問題品種為整頓對象,分月、分季組織實施專項整治,開展重點場所和餐飲類食品攤販兩大專項整治,預防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
二是實施分類管理。制定《學校食堂和大型餐飲企業食品安全負責人制度》、《小餐館標準化管理制度》、《農家樂實行星級管理制度》等相關制度,在全面實施餐飲單位量化分級管理的基礎上,在學校食堂和大型餐飲企業推行食品安全負責人制度,對小餐館實施標準化管理制度,對農家樂實行星級管理制度,通過實施分類管理,進一步規范各類餐飲單位經營行為,切實落實企業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
三是強化日常監管。推行執法監督責任制,實施監管區域包干到崗,任務到人的“網格化”管理方式,提高執法質量和效率。同時,加強各類餐飲經營單位原料采購、制作加工、清洗消毒、食品儲藏全過程的監督檢查,加強對大中型餐飲企業、學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等重點單位的監管,加大食品肉類、鹵制品、涼菜等高風險食品的監督檢查,加強重大活動和重大節日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四是加強技術監督。組織開展餐飲食品安全評價抽檢、監督抽檢和快速檢測工作,統一制定全區餐飲食品安全抽樣監測計劃,在日常執法監督中逐步開展食品添加劑、微生物和有毒有害物質等項目的快速檢測,做好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達的2010年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2400個批次的食品污染物、涼菜、餐具抽樣檢測。
五是加強宣傳培訓。組織對全區餐飲食品安全行政執法人員進行培訓,加強對監管相對人的培訓教育,強化餐飲經營者和相關人員的質量意識,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
六是完善應急機制。加強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應急預警體系建設,完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應急預案,規范信息報送工作,建立重大活動保障、重大事件信息報送、重大突發事件應急等工作機制,認真做好食物中毒的預警防范工作,根據不同季節食物中毒的發生趨勢,及時向社會發布防范食物中毒的警示信息。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