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多部門聯動加強監管 推進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 作者:王銀華、鄭春元
- 來源:中國醫藥報
- 2014-09-06 07:35
堵源頭 端窩點 嚴準入 強監管
上海市多部門聯動推進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據中國醫藥報上海訊 記者王銀華 鄭春元報道 上海市充分發揮食品安全聯席會議的統籌協調功能,食品安全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共同念好“堵源頭、端窩點、嚴準入、強監管”十二字經,推動了全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的全面展開。
——堵源頭,嚴格控制食用農產品源頭污染。為治理食品源頭污染,確保食用農產品安全,上海市農委組織開展了農田土壤環境質量普查工作。目前,該市已完成了全市220萬畝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的認定,不符合食用農產品種植要求的土壤,逐步退出食用農產品生產。上海市還發布了《上海市菜區禁止使用農藥、不提倡使用農藥、推薦使用農藥名錄》,加強了對農藥經營單位的監督檢查。該市對入滬的21個省市的569家動物飼養企業、299家動物產品生產加工企業進行了登記,并把監管觸角延伸到食用農畜產品的生產基地,目前畜產品“瘦肉精”檢測合格率在99%以上。
——端窩點,嚴厲打擊無證照食品生產加工經營行為。上海市把取締無證照生產加工食品窩點列入專項整治的重點。去年全市各級工商、衛生、質監等部門共取締了3937個無證照生產加工食品的地下窩點,查獲假冒偽劣食品40余萬公斤。各區(縣)運用區(縣)、街道(鎮)、居委會(村)三級監管網絡,開展全方位摸底排查,有力遏制了地下食品加工窩點的增長勢頭。為鞏固整治成果,各級政府把取締地下食品加工窩點和外來人口管理、社區治安治理等工作結合起來,積極制定綜合治理措施。如虹口、普陀、徐匯等區實行了有獎舉報制度;青浦、嘉定正在建立與江浙接壤區域聯動的機制;閔行區還提出了對出租房的監管辦法,以防止地下窩點“回潮”。
——嚴準入,加強食品準入管理,全面推進質量安全準入制度。截至去年11月底,上海市大米、小麥粉、食用植物油、醬油、食醋“老五類”食品和肉制品等“新十類”食品的253家企業、297個產品,均獲得了食品生產許可證。大米、小麥粉、食用植物油、醬油、食醋已全面實施市場準入制度。同時,該市還完成了對全市掛面、糖果(含巧克力)、果脯蜜餞等8類食品242家生產企業的專項調查,為下一步對這8類食品實施市場準入制度打下了基礎。
——強監管,重點加強食品流通、消費環節的監管。上海市民消費的半數以上食品來自全國各地,為此,有關部門從以下三個方面采取嚴格措施:一是加強市境道口把關,在市境8個指定道口安裝了24小時監控設備。二是堅持進貨驗證把關。例如工商等部門針對集貿市場肉類和豆制品問題較多的狀況,狠抓肉類“兩單一賬”和豆制品“一證一照一單”以及進貨臺賬查驗制度的落實。三是加強專業檢測,健全了蔬菜農藥殘留和豬肉“瘦肉精”殘留檢測網絡。對于市民反映強烈的保健食品、兒童食品等,有關部門也及時組織了專項監督抽查,嚴厲打擊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