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把“三關”治理商業賄賂
各級藥品監管部門開展了一系列治理藥品、醫藥器械生產經營企業商業賄賂專項工作,筆者認為,治理商業賄賂,要嚴把“三關”。
■把好自查自糾關
開展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商業賄賂治理工作,首先要把好自查自糾關。在企業和藥品監管部門內開展自查自糾工作。
首先,在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內部開展自查自糾,要看企業在推銷藥品、醫療器械過程中,是否有以各種名義給予醫療機構及工作人員、醫務人員回扣、提成等財物的行為;看企業在批發零售、原料采購、廣告宣傳、參加藥品、醫療器械投標競標過程中,是否存在采取不正當手段獲取商業機會或商業利益的行為;看企業在藥品、醫療器械的審評審批、認證發證、檢驗檢測、稽查處罰等重點監管環節中,是否以不正當手段獲得準入資質行為。
其次,在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內部進行自查自糾,要看藥品監管部門審評、審批、認證發證、檢驗檢測和稽查處罰等方面工作是否符合有關制度;是否嚴格遵守工作程序、工作紀律。看監管部門工作人員有無接受涉藥、涉械企業贈送的股票;有無投資入股企業研發、生產、經營活動;有無索要、收受行政相對人的禮品、禮金和各種有價證券等;有無利用權力支持企業搞不正當交易行為。
■把好案件查處關
藥品監管部門要在地方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做好藥品、醫療器械領域商業賄賂案件查處工作。
重點查辦大案要案。嚴肅查處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破壞市場經濟秩序和損害公眾健康與安全的商業賄賂案件;對于藥品監管系統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參與或干預企業經營活動的,特別是對利用行政審批權和行政執法權貪贓枉法、索賄受賄的案件更要加大處罰力度。
加大案件處罰力度。涉及藥品監管系統工作人員的案件,要依照黨紀政紀規定,在職責和權限范圍內進行查處;涉及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的,要認真排查線索,同時與執紀執法部門積極溝通,重要線索要及時移送,并做好配合工作。
準確把握政策界限。要把依紀依法、嚴格辦案貫穿于查辦案件的全過程,正確區分正當商業交往、違紀違規與違法犯罪行為,分清罪與非罪,綜合考慮,恰當處理。對主動交待問題、積極退贓的,依法從輕、減輕或免于處罰;對性質惡劣、情節嚴重、涉案范圍廣、影響面大的商業賄賂案件要依法從嚴懲處。
■把好企業監管關
治理商業賄賂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既要集中治理,又要常抓不懈,注重建立起防治商業賄賂的長效機制。
加強教育引導。在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和藥品監管系統開展法律、法規、紀律和職業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廣泛宣傳有關政策,引導大家牢固樹立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自覺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積極營造科學監管、規范經營、公平交易的良好氛圍。
強化企業制度建設。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要嚴格遵守公平競爭規則,制定從業人員行為準則和職業規范,建立起一整套比較完善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機制。
加強監管,深化改革。加強對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的日常監管,規范生產經營秩序。強化對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實施GMP、GSP認證后的督查,規范藥品委托加工,完善相關政策法規。
江蘇省丹陽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劉敬斌
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
?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1
《中國醫藥報》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