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報記者 張小岑 報道 近日,江蘇省蘇州警方破獲了一起特大制售假冒化妝品案,共查獲假冒知名品牌化妝品15萬件,涉及迪奧、貝玲妃等眾多知名品牌。據悉,這些“假冒大牌”都是小作坊加工出來的劣質半成品,灌入高仿容器后,經過重新噴碼組合包裝,最終以代購的名義銷售到上海、北京、江蘇等15個省份。
近幾年,網絡假貨案件呈現出愈加復雜、隱蔽的趨勢。隨著淘寶等電商平臺打假力度不斷加強,各地制假售假團伙為攫取暴利、逃避打擊,跨境跨平臺流竄現象日益嚴重,如一些售假商家從淘寶向微信等平臺轉移;更有甚者則嘗試搭建海外網站,通過引流售假。阿里巴巴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本性解決線下假貨生產源頭、假貨跨境以及多平臺流竄等問題任重道遠,仍需打假共同體不斷努力。
“代購”陷阱 造假手法不斷翻新
經蘇州警方確認,上述查處的案件涉案金額共計500萬元。經所涉及的品牌方鑒定,這15萬件商品全都沒有經過商標權利人授權,屬于假冒偽劣產品。很多消費者并不知道自己信任的“代購”銷售的竟是黑作坊生產出來的劣質化妝品,而且他們花費的是近乎正品的價格。
根據國家相關法規及《消費品使用說明 化妝品通用標簽》的有關規定,自2010年6月17日起,所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或進口報檢,并在境內銷售的國產和進口化妝品都需要在產品包裝上真實地標注產品配方中加入全部成分的名稱,即所謂的“全成分標識”。依照上述相關法規,屬于化妝品定義的產品,都需要在產品包裝上明確標注產品中所添加的所有成分的中文標準名稱。含量在1%以上的成分按照加入量降序排列,成分名稱則按照相關規定標注。
“產品配方成分公開之后,具有一定精細化工基礎知識的人能根據化妝品成分表進行仿制。化妝品的生產難度不高,簡單的水油混合、乳化、增稠黏合、調色、灌裝,工藝門檻相對較低,所以仿制絕非難事。”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石鉞博士表示。
此外,為了造出高仿真度的包裝,造假者也是“煞費苦心”。據蘇州警方介紹,上述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先后投入了至少110萬元購買正品,將正品外包裝寄給浙江義烏的商家,讓其按照正品包裝仿制。打樣3次~5次之后,根據外包裝紙的顏色、銅版紙的型號,印刷、燙金及覆膜,最終制造出讓消費者難以辨別真假的化妝品外包裝盒。同時,不法商販還通過各種途徑獲知最近市場上流通的化妝品噴碼號段給假貨重新噴碼,讓消費者防不勝防。
改頭換面 售假跨境跨平臺擴散
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在方便消費者的同時,某種程度上也為不法分子制假售假提供了溫床。盡管電子商務平臺方早已意識到假貨橫行是對平臺的傷害和商業環境的破壞,但要根治這一頑癥仍感力不從心。
據介紹,2016年,阿里巴巴對18萬個網上疑似售假店鋪做了關閉處理,并發現這些店鋪基本掌握在數以千計的制售假團伙手中。2017年,24萬個網上疑似售假店鋪被關閉。數據分析發現,有相當部分售假分子店鋪被關閉后,改頭換面重新售假,且多集中在全國多地的區域性、行業性、領域性假貨帶。多地執法機關實地辦案發現,假貨源頭并未根除,制售假團伙分工越發細致,反偵查和隱蔽能力不斷加強。
阿里巴巴相關負責人指出,隨著淘寶打假力度不斷加強,售假商家通過變異詞逃避淘寶管控,通過在商品詳情頁展示微信號的形式,將消費者引流到微信中,或轉到另外的第三方平臺銷售假貨;另一些制假分子甚至嘗試搭建海外網站,通過臉書等社交平臺引流消費者。
據悉,蘇州特大假冒化妝品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就是通過淘寶皇冠店鋪、微信直播代購等多種方式組成龐大的售假網絡,蒙騙消費者,逃避監管。
“從技術角度來說,檢驗是用于檢測化妝品的安全性和質量是否符合標準的措施,但這都是針對正規化妝品而言的,假冒偽劣則不在討論范圍內。”一位化妝品檢驗檢測專家表示,假冒產品的生產方不具備生產資質,或沒有建立良好的生產質量管理體系,所使用的原材料也不一定符合相關安全技術標準,因而產品的安全風險極大。
打擊升級 利益相關方各顯“神通”
2017年1月,阿里巴巴成立了全球首個“大數據打假聯盟”,致力于依托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讓打假更有力、更高效、更透明。目前,已有資生堂、寶潔、路易威登等全球30個知名品牌權利人加盟。同年4月,“大數據打假聯盟”發布聯合公報,明確提出共建一個全球24小時無時差打假共同體。同年9月,“大數據打假聯盟”成立咨詢委員會,作為聯盟“智囊團”為治理假貨提供思路與解決方案,聯合權利人向售假分子宣戰。
“假貨的生產和銷售,不僅損害了廣大消費者的利益,而且也給商標權利人的品牌聲譽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資生堂(中國)投資公司相關法務負責人介紹,銷量好的產品很容易被假冒,比如近期某些進口單品爆紅,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制假分子就會馬上“跟進”。雖然企業花費大力氣進行專項打擊活動,但假貨至今不能根絕。
據介紹,自2005年以來,資生堂法務部門就有專人負責打擊假冒產品工作,并為此留出固定預算。“在線下,我們主要是關注生產假冒產品的工廠和地下窩點,以追究刑事責任為主,只要觸犯刑法,我們就向公安機關舉報。在線上,我們加入了阿里巴巴大數據打假聯盟,是30家創始單位之一。” 上述資生堂法務負責人表示,該公司會在淘寶網上按月監控侵犯該公司知識產權的行為,如發現侵權鏈接,立即向網絡平臺投訴,平臺會立即刪除。
阿里巴巴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阿里巴巴在假貨防控上運用了商品大腦、假貨甄別模型、圖像識別算法、語義識別算法等九大數據技術。借助數據技術,阿里巴巴能夠對疑似假貨或侵權鏈接、售假人員及團伙做識別,在開店、商品發布等環節做攔截,每日對發布商品做風險識別、快速刪除及處罰。
記者查閱發現,目前微信并無具體措施規范微商。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草案三次審議稿)》中,“電子商務經營者”的范圍修改為“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從事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包括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平臺內經營者以及通過自建網站、其他網絡服務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者”,首次將“微商”納入“電子商務經營者”的范圍。
資生堂法務負責人認為,僅僅依靠政府、企業的力量進行打假是不夠的,需要相關利益方,甚至全社會共同努力,在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假冒案件嚴肅依法處理的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引導消費者學會保護自身利益。
藥品監管部門提示消費者,代購、海淘的化妝品沒有經過監管部門的相關審評審批和檢驗檢測,存在較大風險,一旦出現問題,索賠維權較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