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睿唯安發布《亞太地區制藥創新報告》 揭曉亞太地區最具創新力制藥企業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康紹博) 8月29日,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科睿唯安在北京發布《亞太地區制藥創新報告——基于定量指標的企業排名和未來前景分析》。該報告闡釋了亞太地區制藥行業最具創新力的國家和地區,領先的創新醫藥企業和未來有可能引領行業創新的企業,探討了在創新方面的投入將如何影響企業發展。李氏大藥廠控股有限公司、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百濟神州有限公司、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康希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入圍亞太地區最具創新力中小型企業前十名。
在《亞太地區制藥創新報告—基于定量指標的企業排名和未來前景分析》發布現場,科睿唯安為入圍榜單的中國企業頒獎。(圖片由科睿唯安提供)
科睿唯安執行副總裁、亞太區董事總經理劉煜表示,亞太地區有著豐富的醫藥創新資源,但大部分國家和地區(日本除外)并沒能將這種優勢轉化為強大的全球競爭力。就目前而言,全球和亞太地區都還未能充分得益于本區域制藥企業的研發活動。然而在該區域,尤其是在中國大陸和韓國,社會、經濟和監管方面的變化正在不斷推動創新水平提升,有助于醫藥企業將更多新藥推向市場,救助更多的病人,最終惠及全球。
事實上,中國醫藥行業的創新競爭已趨于白熱化。劉煜認為,在“4+7”帶量采購以及新藥創制專項等政策的影響下,國內藥企對于創新的需求將會越來越迫切。純粹依靠仿制藥獲取超額利潤的時代已經過去。想在醫藥行業大洗牌的過程中脫穎而出,藥企唯有做到創新和國際化。“4+7”帶量采購雖然會給一些專注于仿制藥的傳統藥企帶來巨大壓力,但該政策對于創新藥來說是極大利好,市場上各種投資也將會在政策引導下向創新藥和專利藥靠攏。而國際化可以給藥企帶來學習國外藥物研發技術的機會,增強企業競爭力,拓寬市場規模。
“無論是高技術門檻改良型制劑還是創新藥研發,藥企尋找出路一定要創新。”科睿唯安生命科學與制藥事業部大中華區首席科學家王剛舉例說明,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新藥研發的靶點開發分三個層次。首先保證有成熟的靶點項目正在進行,降低商業風險;其次跟進國際上熱門靶點,借此縮小與國際領先水平的差距;第三是做一些真正的源頭創新。
據科睿唯安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報告由科睿唯安生命科學與制藥團隊撰寫,針對醫藥行業和不成熟市場的特點,對創新的概念進行了專門界定。報告運用Cortellis、德溫特世界專利索引、德溫特專利引文索引和Web of Science的數據,從早期合作、新藥研發和成熟度三個主要指標集出發,廣泛分析和概述了國家和地區層面以及企業層面的創新驅動因素與不利條件。為了更有針對性,報告將研究企業從46509家篩選至929家。
《中國醫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使用。
(責任編輯:郭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