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快速提升
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生物醫藥產業聚集的重要區域,產業基礎完備,實力領先,成就突出,擁有廣州、深圳等生物醫藥發展重點城市,依托廣州科學城生物產業基地、深圳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等核心基地,生物醫藥產業在全國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不斷推進,區域內的生物醫藥產業將迎來更大發展空間。
區域實力
目前全國主要有4個生物醫藥集聚區,分別是長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大灣區珠三角九城和成渝地區。其中,大灣區珠三角九城整體實力位居第3,擁有7個重點園區、2個成分園區,企業實力和創新能力位列全國第3和第4位。
大灣區珠三角九城7個重點園區中,廣州有3個,分別是廣州科學城生物產業基地、廣州國際生物島、中新知識城生命健康產業基地;深圳有2個,分別是深圳國際生物谷、深圳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東莞、中山各有1個,分別是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2個成分園區分別是廣州科學城生物產業基地、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占全國20個成分園區總量的10%。
大灣區珠三角九城企業中,總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醫藥工業百強企業、上市企業數量分別占全國74個生物醫藥產業重點園區的9.1%、13.0%、4.5%和12.3%(見圖)。與全國其他生物醫藥主要集聚區相比,大灣區珠三角九城企業上述各項指標均位列全國第3位(見表)。發明專利申請數量、藥物臨床試驗數量、在審藥品總數、上市藥品數,以及上市二、三類醫療器械數量和高層次人才數量,分別占全國74個生物醫藥產業重點園區的12.9%、5.2%、4.7%、3.6%、9.9%和1.7%。
重點園區
廣州科學城生物產業基地 該基地企業實力在全國74個生物醫藥產業重點園區中排名第12位,創新能力排名第36位;5項指標進入前10,6項指標處于第11~42位。生物產業基地單位化企業總數位列第11位、單位化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位列第6位、上市企業數量位列第3位、醫藥工業百強企業數量位列第18位。
從創新布局看,廣州科學城生物產業基地國內發明專利申請數量單位化排名第8位、藥物臨床試驗總數單位化排名第10位;從上市產品看,上市二、三類醫療器械數量單位化排名第11位、上市藥品數量單位化排名第42位;從創新人才看,單位化高端人才數量排名第11位。
廣州科學城生物產業基地主要聚焦生物制藥、高端醫療設備及生物醫用材料、檢驗檢測及體外診斷產品、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產業,集聚高端創新資源,努力打造有全球影響力的生物醫療健康產業高地。
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 該區企業實力在全國74個生物醫藥產業重點園區中排名第19位,創新能力排名第18位;2項指標進入前10,9項指標處于第12~39位。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單位化企業總數位列第29位、單位化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位列第21位、醫藥工業百強企業數量位列第5位、上市企業數量位列第24位。
從創新布局看,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內發明專利申請數量單位化排名第30位、藥物臨床試驗總數單位化排名第23位;從上市產品看,上市二、三類醫療器械數量單位化排名第29位、上市藥品數量單位化排名第12位;從創新人才看,單位化高層次人才數量排名第39位。
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依托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華南現代中醫藥城、中德(中山)生物醫藥產業園三大聚集區,圍繞生物制藥、醫療器械、醫療信息、健康服務業等產業集群,借助粵港澳大灣區地緣優勢,努力打造國內具有競爭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制造強區。
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的重要區域,作為區域生物醫藥產業的龍頭城市,廣州和深圳有著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完整的產業鏈條,雙核驅動帶動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快速提升,躋身于全國第三大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主要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實力突出,增速常年位居國內前列。引人注目的是,深圳依托生物信息產業基礎和國家級產業園區載體,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不斷壯大,在技術創新、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未來,大灣區還需要在提升中小企業規模和創新服務能力等方面發力,通過搭建“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路徑、建設創新平臺等措施,促進生物醫藥產業向高端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
(注:文中涉及的74個生物醫藥產業重點園區來源:根據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生物醫藥領域的基地分布,以及中國生物技術中心、商務部發布的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通過交叉去重推薦次數達兩次以上的園區。20個成分園區來源:根據火石創造、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共同發布的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指數,從全國74個生物醫藥產業重點園區中,以企業實力、創新能力2個一級指標、11個二級指標賦權綜合計算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