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藥監局代表隊參加2019年全國科普講解大賽并載譽而歸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郭婷) 羊城六月,萬木蔥綠,花團錦簇。來自國家部委、軍隊及地方67個代表隊共223名科普講解員和科學傳播愛好者匯聚在廣東科學中心,為觀眾打開了一扇扇科普新大門。6月20日至21日,以“科技強國 科普惠民”為主題的2019年全國科普講解大賽決賽在這里舉辦。
國家藥品監管局派出由三位選手組成的代表隊參賽并載譽而歸——國家藥品監管局獲得大賽優秀組織獎,國家藥品監管局中國食品藥品國際交流中心選手賀超平、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化學藥品檢驗所選手劉博、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中藥民族藥檢定所選手高妍獲得優秀獎。
展示藥監風采
黑洞到底有何秘密?人工智能主播能否替代人類?護照里的“黑”科技你都了解嗎? 大熱電影《我不是藥神》中“藥神”的疑問你知道嗎?關于眼藥水的那點事兒……賽場上,選手們講解內容豐富廣泛,涉及天文地理、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等眾多領域。短短幾分鐘,選手們通過生動的事例、簡單的實驗、幽默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詮釋了科學的魅力,為觀眾帶來了一場集展示、觀摩、交流于一體的科普盛宴。國家藥監局代表隊的三位選手,利用多媒體、道具等手段,使用通俗、生動的語言向大家講解藥品科學知識,引導觀眾樹立科學的安全用藥理念。他們的表現得到評委、觀眾及參賽代表的廣泛贊譽,展示了藥監人的風采。
圖為劉博解答“藥神”的疑問。
“政策創新驅動科技創新,隨著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有序推進,越來越多質優價廉的藥品將來到百姓身邊,治愈更多的病患,守護大眾的健康。當我們再次走進藥店之時,面對藥神式的疑問,我們可以堅定的回答他們的療效是一致的!”劉博以大熱電影《我不是藥神》為例,解釋了什么是仿制藥以及仿制藥和原研藥的區別。他用幽默形象的語言把嚴謹專業的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講解得通俗易懂,令人印象深刻。
圖為高妍科普鑒別過度硫熏中藥材的方法。
“聽說硫磺熏蒸的中藥材有毒,真的是這樣嗎?”高妍以測定黨參的二氧化硫殘留量為例,詳細講述了離開劑量談毒性是錯誤的,告訴大家要正確看待硫熏保存中藥材的方法。同時她也指出,不可避免有部分不良商家超劑量使用硫磺,因此她現場教學,教給大家簡單鑒別過度硫熏中藥材的方法,提醒消費者當心過度硫熏的“白富美”中藥材。
圖為賀超平講解“雙硫侖樣反應”。
“藥就是一把雙刃劍,用對了可以救人,用錯了也可以害人,了解安全用藥常識非常必要。作為一名藥監人,我將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與您共筑用藥安全。”賀超平以“雷先生”服藥后飲酒從而引發休克的小故事講述了引發悲劇的真兇——“雙硫侖樣反應”,介紹了如何預防雙硫侖樣反應以及發生后如何正確應對,還現場用道具演示了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過程,贏得觀眾的陣陣掌聲。
大賽設置了自主命題講解、隨機命題講解、科技常識測試和評委問答等多個環節。不僅要求選手具備科普講解能力,還要求選手有良好的隨機應變能力和深厚的知識儲備。
傳遞藥品科普
國家藥監局代表隊的三位選手,各自結合自己的工作領域和專業所長,精心準備了一個個主題演講。他們精心準備,反復演練,追求完美。為了講得通俗易懂,直至比賽前一天晚上10點多,高妍還在對著主題演講的PPT調整打磨講解稿。記者走訪賽場,看到賀超平一遍遍在臺下準備講演稿;聽到劉博在臺上說“在踐行四個最嚴的基本要求,不斷完善藥品質量監管體系,保障人民吃上放心藥的道路上,我們藥監人一直在奮力前行”,話音里頭充滿堅定;也從他們身上發現一個個動人的幕后故事。
“科普工作任重道遠,身為科研工作者,我們不僅要面向人類科學難題,有時也要停下腳步,轉過身,將科學知識、科學精神傳遞給公眾。”正如高妍在開場視頻里所說的那樣,她緊密結合自己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所從事的科研工作,為觀眾做了一場挑選中藥材的科普,其中她在科普演講PPT中介紹的檢測二氧化硫殘留量的實驗,就是她日常的真實工作照片。
賀超平雖然是學管理出身,但是她對科學知識比較感興趣。“我初賽時講的區塊鏈,在準備決賽時認真地研究了往屆的大賽內容,又重新選擇了一個‘惠民’的主題,短期內重新修改、演練,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不過她并不后悔辛勤的付出,她說通過本次大賽她有很多收獲,這份經歷對她彌足珍貴,而且領導同事們也在她備賽過程中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和鼓勵,令她十分感動。
“我發現身邊的許多朋友對于藥檢工作并不了解,希望通過參加此次比賽讓更多的人了解藥檢人的工作,讓大家知道我們藥檢人一直致力于保障人民的用藥安全。”劉博一跟記者談起科研工作就滔滔不絕。“參加此次比賽收獲很多,通過大賽見識了全國的‘高手’,學到了很多的知識,最重要的是作為藥檢工作與大眾溝通的橋梁,讓大家更多的了解藥品檢驗工作,引起大家對藥品監管科學知識的興趣,那我們參賽的目的就達到了。”劉博如是說。
科技部引進國外智力管理司副司長李勇在總結講話中表示,本次大賽特色鮮明、亮點紛呈,不僅規模歷屆最大,選手專業層次高,且講解內容豐富多樣。全國各地的科普精英這次大集合、大展示,打造了一個講解技藝交流的最高平臺,呈現了一場全民共享的科普盛宴,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實施注入新力量。
此次大賽決賽由全國科技活動周組委會主辦、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廣東科學中心、廣東廣播電視臺承辦。據悉,全國科普講解大賽作為科技活動周重大示范活動已舉辦6屆,本屆大賽參賽規模和人數均創歷史新高。來自國家部委、軍隊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67個代表隊的223位選手參加了比賽。參賽選手里,不僅有經驗豐富的講解員,還有許多跨領域的科學傳播者及各行各業的科技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