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因“相宜”而美麗——訪上海相宜本草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封帥
秉持“為人們帶來健康之美”的理念,上海相宜本草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相宜本草”)一路探索耕耘,歷經20年市場風雨洗禮,逐漸成長為民族護膚品牌的優秀代表,其推出的系列護膚產品,更是受到消費者的信賴和贊譽。
封帥
日前,記者走近相宜本草的創始人——封帥女士,聆聽她帶領團隊創業的故事。
記者:您好,可否介紹一下相宜本草名字的由來?
封帥:相宜本草是我在2000年帶領團隊創建的。“相宜”二字來自蘇軾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而我本人呢,出生在泰山腳下的一個中醫藥世家,可以說是飽受中醫藥文化與家傳的熏陶。所以說,相宜本草是根植于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一個有根的品牌。我一直認為,文化底蘊深厚的品牌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在品牌的發展過程中,我們一直在探索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相宜”,希望通過“相宜”這個品牌,傳播真、善、美。
記者:請問相宜本草是如何起步和發展的?
封帥:我們堅持從祖國博大精深充滿智慧的中醫藥文化中尋找與現代護膚的契合點,尊重身心調養,相信東方無盡的智慧與深厚的美學底蘊,相信最好的化妝品是個體相宜。
每當人們說到中草藥,就不得不提“道地”。《晏子使楚》里有段名句:“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不同產區的中草藥,只有藥性、活性最好的那個品種才能稱得上最道地。相宜本草就一直堅持追求化妝品原料的高品質和道地性。我們依據多緯度的道地本草判斷標準,通過地毯式搜尋,將同一藥材最知名的品種匯聚起來,再通過最佳活性成分測試,選中道地藥材作為原料。目前相宜本草七大明星成分都能做到源頭可溯。為了保證原料的品質,我們還陸續在國內建立了五大原料種植基地。
相宜本草一直堅持把最相宜的產品帶給用戶。在過去的十幾年里,我們不斷嘗試將古老的中草藥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并取得豐碩成果。自2003年起,先后與上海中醫藥大學教學實驗中心、基礎醫學院、中醫美容專業等開展了挖掘護膚技術方面的廣泛合作。
截至目前,我們已取得15項中草藥發明專利,并將這些專利應用于產品中。其中,歷經兩年時間找到的最佳發酵技術,能將紅景天的活性提升2~3倍。紅景天發酵技術也被日本藥學會收錄,相宜本草成為亮相日本藥學會年會的第一個中國護膚品牌。
記者:一個企業有一個企業所追求的品格,相宜本草是如何提升產品品格的?
封帥:在化妝品用植物原料提取物標準提升方面,我們不斷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全部重要提取物都有活性成分含量作為質量標準;還與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進行了深度合作,聯合制定化妝品用植物原料團體標準,努力提升行業對植物原料的標準要求,并為未來中國化妝品走向國際市場做準備。
為確保產品品質,我們建立了4大維度、120項評測體系,從安全性、膚感性、理化性等方向,全方位覆蓋用戶對產品的需求,確保最大的用戶滿意度。
同時,我們還系統地挖掘篩選傳統經方驗方,并運用現代提取技術轉化成現代化妝品技術,運用現代細胞生物學方法評估效果,研究作用機制,力爭為中國化妝品品牌尋找到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
記者:眾所周知,化妝品消費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相宜本草是如何開疆擴土的?
封帥:在過去的一年,相宜本草取得了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增長,未來我們將繼續聚焦品牌塑造,不斷為用戶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力爭成為中國民族化妝品品牌的代表。
面對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我們一方面大力提升品牌競爭力,通過獨特的品牌定位和品牌價值吸引用戶;另一方面,關注用戶體驗,以用戶為中心打造產品,最大可能地滿足用戶對產品的需求,以品質打動并吸引用戶。我一直要求我們的團隊,要做到用戶在哪里我們就在哪里,以真實為第一要務,以真情和真實的信息去服務用戶,以用戶為本。
一直以來,相宜本草主要在商超和電商渠道服務用戶。而隨著新興業態的不斷涌現,我們也在不斷變革,與時俱進,從消費者出發,以大數據為驅動,運用場景化思維,通過共學共創共享,構建品牌生態體系,提升經營效率。如針對人、貨、場的變化,我們通過小程序,打造了“線上+線下”的生態平臺“相宜薈”。今年5月1日,第一家相宜薈生活館在上海虹橋機場正式開業。相宜薈生活館攜手人工智能技術,將收集到的消費者臉部數據匯總至后方研發中心,使新品的研發更具有針對性,確保精準切合消費者需求。
與此同時,我們還特別注重內容創作能力的重要性,組建了內容創作團隊,快速設計內容營銷的品牌生態鏈,并不斷迭代升級。目前,相宜本草已在多個社交平臺試水發力,逐步培養內容原創能力,建設自有內容營銷生態矩陣,努力打造社交營銷生態鏈,以期在未來打造屬于相宜獨有的社交營銷全新版圖。(記者 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