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領域代表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他們都說了什么?
代表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中國食品藥品網記者陸悅 攝)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陸悅 落楠 蔣紅瑜) 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京開幕。 在部署2019年工作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發展社會事業,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讓醫藥領域的代表委員們為之振奮的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不少正與醫藥行業息息相關:癌癥防治,深化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強化藥品全程監管,支持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每一個關鍵詞,都引發了代表委員們的熱烈關注。
緩解民生痛點
代表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中國食品藥品網記者陸悅 攝)
“政府工作報告客觀總結了過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績,清醒把握當下所面臨的問題,聚焦高質量發展,明確提出新一年的工作要求。講成績客觀真實、數據詳盡;講問題敢于正視、勇于面對;發展目標明確具體、令人振奮。”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藥學會理事長孫咸澤看來,政府工作報告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重中之重。
“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醫療衛生健康的內容,從公眾關心的大事講到小事,總體的基調就是給公眾減負、讓人民群眾有獲得感。尤其是直接抓住老百姓生活中的具體痛點、難點,提出要求,開出處方。”孫咸澤表示,人民群眾用藥貴,尤其是抗癌藥品價格昂貴,嚴重影響了用藥可及。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我國受癌癥困擾的家庭以千萬計,要實施癌癥防治行動,推進預防篩查、早診早治和科研攻關,著力緩解民生的痛點。近年來,我國在癌癥防治領域推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如加快新藥審評審批改革、開展抗癌藥國家談判、實施抗癌藥降稅降價、印發18個腫瘤診療規范等,“這些舉措正在推動解決抗癌藥品的可及性和用藥貴等問題,可以看出政府確實是在‘著力緩解民生的痛點’。”他表示。
“總理在回顧2018年工作時特別提到:深化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穩步推進分級診療。提高居民基本醫保補助標準和大病保險報銷比例。加快新藥審評審批改革,17種抗癌藥大幅降價并納入國家醫保目錄。這些內容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人民群眾的關懷,同時也促使我們國內藥企加快研發力度,多生產創新藥,增加可及性,滿足患者需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實驗動物資源研究所實驗動物質量檢測室主任岳秉飛表示。
對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的“做好慢性病防治,把高血壓、糖尿病等門診用藥納入醫保報銷”,孫咸澤委員表示,我國慢病患者數以億計,已經造成了越來越重的社會疾病負擔。此前,慢病患者門診用藥只能通過一定的疾病認定政策,才能享受醫保報銷;此次明確了高血壓、糖尿病等門診用藥直接納入醫保,將為更多患者帶來更為直接的便利和福利。
堅守健康防線
代表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中國食品藥品網記者陸悅 攝)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強人民福祉方面,政府工作報告的內容全面,數據詳實。真切感受到本屆政府在國計民生、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成績和進步顯著。”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標準物質與標準化管理中心主任肖新月看來,對政府工作報告直接而深刻的印象,就是其中有關藥品安全監管的內容,堪稱“前后關聯呼應,內涵豐富,態度堅定,任務艱巨”。
她進一步解釋,在回顧2018年工作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了“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嚴厲查處長春長生公司等問題疫苗案件”,作為“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和治理創新,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方面的成績;在談及2018年工作任務時,又明確提出了“藥品疫苗有關生命安全,必須強化全程監管,對違法者嚴懲不貸,對失職瀆職者要嚴肅查辦,堅決守住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防線。”“‘堅守健康防線’是對2019年工作的明確要求。”肖新月表示,社會治理,需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標可判。當前國家藥監部門正在緊鑼密鼓制修訂《藥品管理法》《藥品注冊管理辦法》《疫苗管理法》《生物制品批簽發辦法》等多個法律法規,以及一系列監管檢驗新舉措,就是加緊加大監管科學研究和立法,切實落實“強化全程監管”。作為從事藥品質量檢驗與標準研究的科技工作者,要發揮專業優勢,支撐科學監管,守住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防線貢獻力量。
“政府工作報告民生關切依舊貫穿始終。作為專注大健康的中央企業,我們將全力參與落實。”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清明表示,醫藥產品關乎人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企業要牢固樹立“質量就是生命”的堅定意識,持續投入資源、配強專業團隊、引入科學管理,不斷做實和提升質量管理水平。
指明創新方向
代表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中國食品藥品網記者陸悅 攝)
當聽到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了“支持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時,全國人大代表、湖南時代陽光藥業公司執行董事唐純玉激深受鼓舞,她激動地表示,“政府工作報告對中醫藥的肯定,堅定了我們通過科技創新來打造高品質中藥、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老百姓的健康需求的信心。”唐純玉代表介紹,時代陽光是一家以中藥生產為主的現代制藥企業,因此對中醫藥事業的發展特別關注。“目前中藥科技創新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為主體,企業主要通過購買、兼并等手段以實現產品的更新,未能真正做到‘產學研用’有機結合。中藥企業創新動力與能力相對不足,是中藥產業競爭力提升的關鍵制約因素之一。”她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中惠及中醫藥行業的內容很多,包括提升科技支撐能力,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機制等內容。
“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出的‘堅持創新引領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內容,為新時期我國科技創新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將極大程度激發廣大科技人才的創新動力,有利于挖掘創新潛力,釋放創新動能。”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盧傳堅表示,面對醫藥市場的轉型升級,中醫藥行業該如何把握契機,核心離不開“科技創新”,唯有創新才能提升研發能力、獲得知識產權、驅動醫藥企業的轉型和創新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中“加快生物醫藥發展”的提出,也讓醫藥界代表委員振奮不已。“這標志著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和醫藥產業已進入非常重要的發展階段。”全國人大代表、步長制藥總裁趙超表示,步長制藥正由銷售型公司向科技型公司轉換,由中成藥向生物藥、化藥、醫療器械、互聯網醫藥轉換,并逐漸由中國本土化向全球化轉換,全面布局大健康戰略。企業將抓住生物醫藥的發展機遇,大力創新,通過建平臺、引人才、尋合作的模式,不斷增強生物制藥的研發實力,共同創造醫藥發展的新天地。
“生物技術藥物的發展空間和市場空間都非常大。政府工作報告能高度關注生物醫藥,就說明,國家對醫藥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有了非常準確的把握,在這種政策導向支持下,相信,我國生物醫藥也會快速發展,盡快迎頭趕上!”全國人大代表、華北制藥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國占也是信心十足。他介紹,華藥是中國擁有生物制藥品種最多的企業之一,現有生物藥產品如重組乙型肝炎疫苗等銷往全國內地各省市疾控系統。目前有二十余個生物藥物產品處于不同的研發階段。“相信,生物醫藥將是華藥未來發展中又一個新的閃光點。”他自信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