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營養補充劑嗎?
不久前曝光的“權健事件”,再次折射出“保健”市場的各種亂象,由此引發大眾和政府部門的強烈關注。1月8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工信部、公安部等13個部門聯合開展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加大監管力度,依法嚴厲打擊虛假宣傳、虛假廣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等擾亂市場秩序、欺詐消費者的各類違法行為。
但是大家也要考慮一個問題:為什么這么多人被騙?為什么這么容易被騙?其實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老百姓缺少保健食品的知識和甄別真假的能力。是時候該補上這一課了!
目前我國保健食品市場規模已經超過2000億元,是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其中營養補充劑占比一半以上。2017年人均保健食品年消費金額,美國為214美元、日本148美元,中國僅為26美元,遠低于國際水平;相比美國的60%黏性用戶和50%滲透率,中國僅有10%黏性用戶和20%滲透率。
目前中國保健食品銷售以直銷渠道為主,但近年來增速趨緩;藥店作為傳統渠道主體,近年來占比不斷下降,專業化與服務能力是未來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線上電商渠道最近幾年快速發展,預計未來市場份額還將繼續擴張。
單用食物難以營養均衡
我們究竟需不需要使用營養補充劑,這是許多人都很關心的問題。單用食物能不能做到營養均衡,能不能達到營養的優化量標準?為什么很多發達國家的人經常使用營養補充劑?經常有消費者咨詢這些問題。事實上,對大多數人來說,單用食物很難做到營養均衡,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每天攝入的食物種類不夠。因為我們每天很難吃到12種以上的食物。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營養,食物種類太少就很難做到營養均衡。
(2)食物營養退化導致營養攝入顯著下降。食物的營養價值近幾十年變化極大。先看一些國外的調查研究數據:美國測量同一產地的100克菠菜中礦物質鐵的含量,1948年含150毫克,2000年含2毫克;日本測量同一產地的100克菠菜中維生素C的含量,1950年含150毫克,1963年含100毫克,1982年含63毫克,1995年含13毫克;日本測量同一產地的100克胡蘿卜中維生素A的含量,1950年含13500國際單位,2002年含1000國際單位。中國廣泛使用化肥、農藥,食物營養退化情況比日美更加嚴重。
由上可見,近半個世紀食物中營養素有大幅度流失。要獲得同等分量的營養素,各種食材的攝入至少要增加幾倍到十幾倍,這個量太大,根本吃不下。所以現代人單靠食物營養素攝入量達不到國家標準和個體需要。
?。?)食物的選擇搭配不當,烹飪方法不當。大多數人沒有系統學過實用營養知識,不懂得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合理選擇食物。而且,很多人過分注重口味,烹調方法往往不當,造成很多營養素在烹調過程中丟失。這樣容易導致有的營養素攝入過少,有的營養素攝入過多,加重營養不均衡。
?。?)生活方式不健康,面臨的壓力明顯增加。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社會競爭的壓力大增,抗壓力營養素的需求也大幅增加,有時要增加幾倍甚至十幾倍。加上很多人社會交際多、應酬多,經常抽煙、喝酒、喝咖啡、熬夜,這些不良生活習慣、不良生活方式對身體細胞的傷害很大,身體也需要更多的抗壓力營養素來修復受損細胞。
?。?)特殊生命階段需求量增加。兒童的身體迅速成長,需要足夠的營養,才能維持健康。懷孕期和哺乳期是人生營養需求量最大的一個特別時期,需要額外補充營養。老年人咀嚼困難,消化吸收功能衰退,而有些營養素比如抗衰老營養素需求量增大,也需要額外補充。
?。?)追求理想健康。身體亞健康狀態,或想預防疾病、延緩衰老,也需要補充更多的營養素。
從以上的分析就可發現,人們從食物中攝入的營養素可能不夠,而需求量又大增,這樣就很容易導致營養不均衡。
美國農業部曾對16000個美國人進行調查,想看看有多少人攝取了充足均衡的營養。實際的調查結果是零,也就是說沒有一名受訪者攝取了全面均衡的營養。
補充營養素協助營養均衡
由上述可見,把飲食吃好營養就夠了的觀點,不足以解決現代人的營養失調問題。所以,營養師往往需要使用營養補充劑來協助客戶做到營養均衡,從而慢慢恢復健康。
其實只要給足身體所需要的原材料,發揮身體強大的修復能力和自愈能力;同時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減少身體的耗損;必要時再結合藥物治療,那么慢性病就很容易防治,就能快速改善全民健康。鐘南山院士在他的《鐘南山談健康》專著中提到,他已經連續28年經常服用多種營養補充劑,這是他永葆青春的秘訣之一。
美國營養醫學專家RayStrand博士,在應用傳統的醫療方法治療患者23年后,通過他的妻子使用優質營養補充劑改善健康的親身經驗,開始學習用現代營養學方法來醫治患者。他閱讀了1300多篇關于營養的醫學研究和臨床應用報告,用高品質的營養補充劑治療各種患者長達7年,取得了非常好的臨床效果,好幾十種慢性病都得到了緩解和抑制,甚至痊愈,作者在此基礎上寫出了一本暢銷全球的專著《別讓不懂營養學的醫生害了你》。
我自己也已經連續服用多種營養補充劑超過13年,身體素質有了顯著的提高,體重從168斤減到138斤,腰圍從105cm減到88cm,身邊的同事和朋友都說我至少年輕了十歲。經常有朋友問我,你是醫生還要用營養補充劑?因為我曾經連續計算過十多天膳食營養素攝入量,發現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一般都超標,而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一般都不夠。比如從飲食中一般每天只能攝入到蛋白質35~40克左右,鈣只能攝入到400~500毫克,只能達到我需要量的一半,有時甚至不到一半,因為我的工作壓力比較大,相應營養素的需求量也比較大。所以,我只能通過選擇保健食品來補充不夠的營養素,以協助我做到營養均衡。
如何有針對性選擇營養素
營養是維持細胞健康需要的基本原料。營養素應該是缺什么補什么,缺多少補多少,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由于市面上保健食品種類繁多、功能不同,不同對象、同一對象不同時期需要的種類和量可能都不同,所以保健食品的選擇和配方是比較專業的工作,需要有較多專業知識的營養師來協助完成。因此為保證效果,想用保健食品者最好先咨詢專業營養師或者懂營養學的醫生,濫用或隨意用保健食品沒有效果,有時甚至起反作用。
臨床工作中經常碰到一些人,沒有補充缺乏的營養素,卻補充了原本就多余的營養素,加重了營養不均衡。這是由于很多人不懂得如何判斷自身營養狀況,不懂得判斷什么營養素多了、什么營養素不夠,因此導致補充不當。很多人營養調理效果不好,跟這些原因有關。這么專業的工作必須系統學習。
目前國內考到國家公共營養師證的人已有幾十萬,他們多數只參加過基礎營養班學習,實用營養知識尤其是保健食品知識所學甚少。為促進中國營養產業的健康發展,國家應盡快培養一批營養知識面廣、有實際營養工作經驗的教師,名師才能出高徒,這是提高我國營養培訓教學質量刻不容緩的工作。
如果不了解保健食品知識、不會應用保健食品來協助調理身體,只懂得膳食指導,許多營養問題很難解決,調理效果較差,改善速度較慢。現舉一個臨床常見的例子來說明,在營養咨詢時經常碰到失眠的問題,單純進行膳食指導,多數人相當長時間甚至半年睡眠都沒有明顯的改善;如果及時加用鈣鎂片,使其達到鈣鎂平衡,則多數人失眠常在2~3周顯著改善,因為鎂有很好的安神鎮靜作用。與此情況類似,經常發生口角炎多數與缺乏維生素B2、臉上長斑多數與體內抗氧化營養素維生素E攝入不夠有關,要改善上述癥狀,除了要調整飲食外,很多時候還要額外補充相應的營養素。
做到營養均衡有兩種方法,一是要正確選擇食物,二是要合理應用營養補充劑。營養均衡是健康最重要的支柱。營養均衡了,細胞得到了它需要的營養,身體才能發揮自身強大的修復能力和神奇的自愈能力,體質就慢慢改善了,人們才能得到真正的健康。
天然營養素與合成營養素的比較
(1)兩者的原料來源完全不同,產品組成成分也完全不同。合成營養素的主要原料是己烷、煤焦油和其他化學物質,產品均是單一成分。天然或有機營養素是從活著的或最近活著的植物或動物中提取出來的物質,產品是一個混合體。
?。?)兩者的制造過程完全不同。合成維生素是化學制造出來的,而天然營養素是用物理方法提取出來的。
?。?)兩者的吸收利用率(生物利用度)有很大的不同。天然營養素容易被人體吸收,其吸收利用率比合成營養素高許多。
?。?)兩者的物理特性完全不同。導致兩種營養素的吸收利用率有較大的不同。
(5)兩者的生物特性明顯不同。天然營養素比合成營養素更易吸收,生物活性更強。
?。?)合成營養素可能對人體有毒副作用,而天然營養素則沒有。
所以,我們在選擇營養素時,要盡量選用天然的、有機種植的營養素。合成營養素只能當藥物使用,只能短時間使用;藥物可能有不良反應,但短時間使用一般對身體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背景知識
營養補充劑
營養補充劑,又稱膳食補充劑、營養補充品等,是作為飲食的一種輔助手段,用來補充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維生素和礦物質等;除上述營養素之外,還可以有草本植物或其他植物成分,或以上成分的濃縮物、提取物、組合物。營養補充劑主要是用來彌補人們正常膳食中可能攝入不足,同時又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素。營養補充劑容易量化,使用方便,應用的人越來越多。
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并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食品的共性。保健食品有兩大特征,一是安全性,對人體不產生任何危害;二是功能性,對特定人群具有一定作用。
?。?)保健食品與藥品的區別,請見下表。
(2)保健食品的作用
目前我國批準受理的保健食品的保健功效有27種,包括增強免疫力、輔助降血脂、輔助降血糖、抗氧化、輔助改善記憶、緩解視疲勞、促進排鉛、清咽、輔助降血壓、改善睡眠、促進泌乳、緩解體力疲勞、提高缺氧耐受力、對輻射危害有輔助保護功能、減肥、改善生長發育、增加骨密度、改善營養性貧血、對化學性肝損傷有輔助保護作用、祛痤瘡、祛黃褐斑、改善皮膚水分、改善皮膚油分、調節腸道菌群、促進消化、通便、對胃黏膜損傷有輔助保護功能等,這些均沒有任何治療疾病的作用。
保健食品生產經營者應嚴格按照注冊或備案的保健功能進行標簽標識和宣傳表述。(作者系廣東省營養師協會會長,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國家公共營養師高級考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