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保護至少可持續20年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中國是世界上乙肝病毒感染負擔最重的國家,中國HBV感染的控制對全球消滅病毒性肝炎目標的實現影響重大。過去30年,中國在控制乙肝發病率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得益于新生兒乙肝疫苗普遍接種和乙肝母嬰阻斷策略的高覆蓋率(均大于95%)。
據了解,中國的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攜帶者有1億多人,相當于每10人中就有一個,你幾乎無法避免和他們一起進餐。
那么,能不能和乙肝患者一起吃飯?如果吃飯不傳染,那么乙肝病毒主要通過什么渠道傳播?酒精對乙肝來說,又有多大危害?很多人存在疑慮。
乙肝如何入侵人的身體?
乙肝病毒通過什么渠道傳染?和患者在一個桌上吃飯是否有風險?
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艾所副主任醫師趙飛介紹說,只是單純吃飯,是不會感染乙肝病毒的。只是在一起吃飯,如果口腔中沒有潰爛出血的話,應該不會被感染乙肝病毒。但是如果對方乙肝病毒復制嚴重,肝功能異常,還是分餐比較好。另外,對常人來說,需要定期查一下五項指標,如果沒有抗體,需要接種乙肝疫苗,只有產生乙肝抗體后,才能有效預防乙肝病毒。
專家稱,乙肝的傳播途徑主要有四種:
一是經血液傳播。如輸入被感染的全血、血漿、血清或其他血制品,或者其他血源性注射傳播,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儀器美容、穿耳孔、紋身等,或共用剃須刀和牙刷等衛生用品。
二是胎源性傳播。如孕婦帶毒者通過產道對新生兒垂直傳播;妊娠晚期發生肝炎的孕婦對胎兒的感染等。好在最近幾年我省已經采取了相應預防措施,大大降低了此環節的傳播幾率。
三是醫源性傳播。補牙、修面、修腳,醫療器械如針具、口腔器材、內鏡等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徹底或處理不當,可引起傳播。
四是性接觸傳播。如性濫交、同性戀和異性戀之間的親密性行為,也是乙型肝炎病毒傳播的重要途徑。
除了避免這四種傳播途徑之外,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免受乙肝病毒侵害呢?專家稱,可以通過接種疫苗保護自己免患乙型肝炎。
自1982年以來,全世界已使用超過10億劑乙肝疫苗。該疫苗在預防形成慢性感染方面的有效性高達95%。保護可至少持續20年,世衛組織迄今未建議接種加強劑。
酒精對乙肝患者意味著什么?
感染乙肝病毒至發生肝硬化,一般需20~25年,只要患者不飲酒、不勞累、定期隨訪、積極接受正規治療,不但可提高生活質量,而且可明顯延緩肝硬化發生。
但乙肝病毒感染者飲酒,卻是火上澆油。乙肝患者即使少量飲酒,對本已受損的肝臟來說,后果也很嚴重,可加速肝硬化的進展。
專家稱,人體攝入的酒精90%要通過肝臟代謝。酒精可使肝細胞的正常酶系統受到干擾破壞,直接損害肝細胞,使肝細胞壞死。患有急性或慢性活動期肝炎的病人,即使少量飲酒,也會使病情反復或發生變化。乙肝患者長期喝酒,嚴重的會引起爆發性肝衰竭,即使較輕也會發生肝纖維化。
所以,乙肝患者絕對不能喝酒,對于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攜帶者來說也不能喝酒,因為其喝酒同樣會引發病情的發展。(記者魏浩 受訪專家:河南省疾控中心性艾所副主任醫師趙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