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四大領域 差異規劃發展 蘇州構建生物醫藥完整產業鏈
蘇州市是江蘇省乃至全國的生物醫藥產業高地,目前已經形成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吳中醫藥產業基地、昆山小核酸及生物醫藥特色產業基地、江蘇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園、太倉市生物醫藥產業園、古里鎮生物醫藥產業園等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到2020年,蘇州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模預計將達到2000億元。
產業規模
生物醫藥產業是蘇州市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為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蘇州市制定了《關于加快推進蘇州市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構建蘇州市生物醫藥產業“1+N”發展模式的工作方案》等政策,推動構建一個核心區(蘇州工業園區)和多個增長極;出臺了《產業升級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把生物醫藥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納米技術應用、人工智能等,作為蘇州市前瞻布局的先導產業,并支持先導產業創新集聚區建設,引導人才、資金、項目、載體向集聚區聚集。
從經濟規模體量上看,蘇州市生物醫藥產業呈現高質量發展態勢,產值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18%。截至2017年末,蘇州集聚了3000多家生物醫藥類企業。
產業鏈
蘇州市生物醫藥產業主要包括醫療器械、化學制藥、生物制藥和現代中藥,其中醫療器械和化學制藥占主導地位,二者的生產總值約占全市生物醫藥總產值的50%左右。
蘇州市生物醫藥產業已經完成從園區孵化、中試到產業化的完整產業鏈條的搭建。各園區積極與專業研究機構合作,成立產業園,并實行產業差異化定位發展(見表)。
表 蘇州市生物醫藥產業各細分領域重點企業(部分)
空間鏈
蘇州市在生物醫藥產業空間鏈布局上,一是秉持空間鏈與產業鏈緊密結合原則,實行產業延展及產品差異化發展路徑,打造專業前沿優質產品;二是靈活運用各類建設模式,如PPP模式,解決各園區建設資金及運營問題;三是充分考慮城市規劃,打造特色生產、生活小鎮多中心格局。
從區域分布上看,蘇州市進一步加強產業規劃和布局引導,形成了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高新區高端醫療器械、吳中區醫藥研發外包、昆山市小核酸、常熟市現代中藥、張家港市醫療器械制造等各具特色、差異化發展的產業格局(見圖),以及創新藥研發、高端醫療器械、生物技術三大重點產業集群,產業集約化水平顯著提高。
圖 蘇州市生物醫藥產業布局空間圖
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 該園分三期建設,擬打造成高端醫療器械與新藥制劑的產業化基地。一期以孵化培育創新企業為主,聚集了400余家高科技研發企業,形成了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生物技術等產業集群,成為近1萬名高層次研發人員集聚、交流、合作的創新社區;二期以承接產業化基地為主,打造高端藥品制劑、醫療器械和IVD產業化基地,占地面積20.4萬平方米;三期定位于高端生物醫藥產業化首選地,重點發展新藥、生物技術及其相關領域等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產業化項目。
吳中醫藥產業基地 該基地現已成為具有鮮明產業特色和獨特產業集群式發展特征的產業化基地。醫藥產業也是吳中區當前重點培育的新興戰略產業。目前,基地內形成了全國規模最大的OTC營養補充劑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第三代頭飽類抗生素及中間體供應基地,全國品種最全并已獲得歐洲相關資質認證的肽類系列產品研發生產基地,全國規模最大、綜合條件最好的靈長類實驗動物基地之一,也是國內最早啟動生物醫藥服務外包產業研究和推動該產業發展的地區之一。
昆山小核酸及生物醫藥特色產業基地 該基地已初步形成以小核酸產業為旗幟,創新藥物、醫療器械和生物材料、服務外包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聚集了50多家生物醫藥領域優秀高科技企業,成為江蘇省、全國乃至全球知名的小核酸技術及人才聚集區。該基地擁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小核酸工程技術中心,2個省級創新創業團隊;引進國家“千人計劃”人才11人,江蘇省“雙創”人才4人,姑蘇人才6人,昆山“雙創”人才22人;建設了以10多位科學家冠名的研究室,承擔省以上各類科技項目近50項。
江蘇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園 該園由蘇州高新區和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合作建立,是中科院生物醫學工程產業化基地,也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專業醫療器械產業轉型示范區、創新研發集聚區、成果轉化推進區。2017年初,蘇州市高新區提出要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醫療器械三大特色產業,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爆發力和引領力的增長點,形成更加清晰的產業發展方向和創新引領方向,搶占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高點。2017年12月,江蘇省科技廳印發了《關于加快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一區一戰略產業”的意見》,提出要推動蘇州高新區醫療器械產業加快發展,打造國內外有影響力的特色優勢品牌。
太倉市生物醫藥產業園 該園重點打造“沙溪生物制藥小鎮”,實現特色生物醫藥產業生產、生活職住平衡。園區擁有昭衍(蘇州)新藥研究中心、蘇州金盟生物技術、賽業模式生物研究中心等多家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規模生物醫藥企業,形成了新藥研發、CRO(合同研發組織)服務、醫療器械三大產業特色。投資5億元建設的新藥篩選檢測平臺、動物藥物評價平臺、小分子CMC制劑研究平臺、大分子中試及大規模生產服務平臺、細胞技術服務平臺,為產業發展提供支撐。
古里鎮生物醫藥產業園 該園按照高新產業規模化、集群產業基地化的發展思路,科學研判、合理布局、精準定位,通過完善系列支持舉措和配套環境,扶持入園企業發展;以袋類、包類、管類、硅膠類、注塑件類等六大醫療器械為主打產品,以“生產安全有效的產品,滿足顧客及法律法規的要求”為總質量方針,對入駐企業實行統一規范管理。目前,產業園已入駐高分子醫療耗材相關企業20家,其中省民營科技企業5家。同時,古里鎮憑借打造健康特色小鎮項目,將建設常熟醫療器械公共技術服務中心和常熟醫療器械公共滅菌中心,為園區及周邊醫療器械企業提供專業化技術和滅菌服務。
創新鏈
蘇州市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全力支持產業技術研發,集中力量攻克重大科技難關,科技支撐產業發展能力,在江蘇省率先設立“醫療器械與新醫藥”科技專項,在抗體、疫苗、高端醫療器械和生物醫用材料等領域部署一大批重大項目,培育新的增長點。打通產學研路徑,組織蘇州醫藥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積極申報各類科研項目。目前,蘇州市在小核酸藥物、納米生物醫藥、抗體診斷、免疫治療等領域的技術已經躋身國際前沿,有望實現規模化發展。
創新成果 截至2018年末,蘇州市累計獲批國產藥品1626件(據火石創造數據庫,下同);累計獲批國產醫療器械11471件。
創新資本 截至2017年末,蘇州市有生物醫藥企業上市公司(含新三板)29家。醫療健康行業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融資額38.36億元。
創新人才 蘇州市生物醫藥產業集聚了產業發展所需的各類、各層次人才上萬名,包括國家“千人計劃”人才42人、江蘇省“雙創”人才30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5人等。
產業政策
“十二五”以來,蘇州市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機遇,大力發展和壯大生物醫藥產業。2011年,出臺《關于促進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工作意見》,并在江蘇省設立首個“醫療器械與新醫藥”科技專項,著力提升產業創新能力;2013年,在全國率先啟動“創新醫療器械產品應用示范工程”,加快推動醫療器械和生物醫藥類產品走向市場、形成規模。
在國家政策引導下,蘇州市各區紛紛出臺支持政策,如蘇州高新區《促進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試行)》、蘇州工業區《關于進一步促進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吳中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園《加快醫藥和生物技術產業發展扶持辦法》等,分別從稅收獎勵、產業化鼓勵、人才激勵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上下呼應、協同推進、保證落實的產業政策體系。(火石創造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