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兩會關注疫苗安全 呼吁為每支疫苗配發“身份證”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山東省委員會第二次會議13日在濟南開幕。梁犇 攝
“為每支疫苗配發‘身份證’,實現疫苗管理全流程可追溯”……正在濟南召開的山東兩會上,疫苗安全再次成為關注焦點,政協委員紛紛為疫苗生產、流通和管理支招。
今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山東將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強化藥品全生命周期監管,加強疫苗生產、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深入推進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實施‘品質魯藥’建設工程。”
針對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的加強疫苗安全問題,山東省政協十二屆委員、菏澤博愛醫院院長鐘國棟表示,疫苗接種關乎民生,必須堅守質量安全底線。疫苗行業的相關標準亟待制定,完善疫苗從出廠、入庫、儲存再到配送、使用的管理,實現疫苗流通渠道的可視化,讓普通民眾也能參與監督。
山東省政協十二屆委員、國藥控股山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文法今年提出“山東省疫苗接種管理現狀及優化建議”的提案。他說,現行的疫苗管理模式是由疾控中心到接種點層層下發,流通環節過多,易造成溫度斷鏈,存在質量風險。同時,各疫苗管理系統信息互不連通,不利于實現對疫苗管理全程信息化追溯。
“山東應創建全新的疫苗管理模式,統一規范采購、統一專業配送、統一納入監管”,楊文法建言,由大型國有企業在區域內建立統一的疫苗全過程可追溯監管平臺,在省內開展疫苗集中配送工作,提供專業的疫苗第三方冷鏈服務,達成政府監管機構對于疫苗安全性、有效性的迫切要求。第三方儲運模式及疫苗追溯系統的建設還將有利于提升疫苗管理水平和風險控制能力。
山東省政協十二屆委員、山東大學第二醫院乳腺外科主任余之剛在受訪時表示,醫院主要負責疫苗末端接種,保證疫苗安全應先從頂層設計上嚴格管控,啟用第三方平臺統一開展配送管理,讓疾控人員和接種醫生把更多精力投入預防接種服務和防病效果監測上。“呼吁國家在推進誠信制度建設的過程中,加大對問題疫苗的處罰力度,違法犯罪者要付出昂貴成本。” (趙曉 梁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