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同榮:我學習、我成長、我快樂
素材提供:李晴 后期制作:李晴 劉春蘭
推薦單位:河北省藥師協會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 李晴) 今年37歲的陳同榮是老百姓大藥房連鎖河北有限公司橋東店店長,她是一個特別快樂的人。盡管連鎖藥房的藥師收入有限且時常忙碌,她卻總能樂在其中。“奶奶說過,無論從事什么行業,只要能夠幫助到別人就應該是快樂的。”這句牢牢刻在心里的話,讓陳同榮特別能從周圍環境中汲取快樂養分,又特別能將這份快樂傳遞給家人、同事,以及更多接受過她藥學服務的廣大顧客。
快樂學習
陳同榮出身醫學世家,太爺爺、爺爺、姑姑和大伯都是鄉里有名的大夫,精通看病、用藥和抓藥。從小的耳濡目染,讓陳同榮也有了今后從事醫藥相關領域的想法。
醫學院畢業后,一次機緣巧合,陳同榮成功應聘老百姓大藥房連鎖河北有限公司,成為橋東店的一名普通員工。
2009年,上班第一天,藥店領導就給陳同榮下達命令:三天必須學會抓方、認識斗位,七天考核抓方速度,標準是一副方子必須在三分鐘內抓完。這可讓陳同榮著實地緊張起來。
為了牢牢記住上千種中藥材的準確斗位,提升抓方效率,陳同榮不僅在上班時間抓緊記憶,還在筆記本上畫出全部斗位的平面圖,以方便回家背誦。她還與愛人配合,以提問回答的形式,檢驗自己的記憶是否準確。
就這樣,緊張忙碌的七天過去,勤奮上進的陳同榮也順利通過考核,正式開啟了她的司藥之路。
然而,工作才是真正學習之旅的開始。那時候,方圓幾里只有老百姓大藥房和另外一家零售藥店,前來拿方抓藥的顧客非常多。“一張六米長的玻璃柜臺,顧客的處方單從柜臺一頭整齊地排到另一頭。我和同事就在斗位前不停地交叉移動,稱量,分裝。”說起那幾年的紅火場景,陳同榮仍然記憶猶新。
高強度工作讓她進步飛快,但她似乎還不滿足。為了再多些進步,不太忙的時候,陳同榮就和同事比賽抓方,看誰抓得又準又快,“那時候我們中藥科的員工像瘋了一樣,比著來,誰也不服氣誰!”
緊張充實的工作節奏和積極向上的團隊氛圍,讓陳同榮感到非常快樂,也讓她收獲了榮譽:多次代表河北分公司到總部湖南長沙參加技能培訓,并在考核中取得優異成績。而在快樂和收獲之余,她也開始思考,藥師究竟是一個怎樣的職業?它的價值何在?自己又該如何讓其價值發揮出來?
快樂服務
陳同榮所在的這家店是老百姓大藥房石家莊地區旗艦店,不僅規模最大,藥品、醫療器械品類齊全,而且以自選超市的模式經營。這里的員工,必須熟知4000余種藥品的準確位置、功效和不良反應,“但僅做到這些還不夠,還要通過詢問顧客病癥以及既往病史、用藥史,再充分考慮其職業、生活方式等因素后,給出最合理的用藥建議。”這一番抽絲剝繭的功夫,陳同榮花了十年時間才慢慢練成。
記者第一次見到陳同榮時,正巧一位男士向她咨詢處方。由于字跡潦草,處方中的一味藥名無法確定,且沒有病情診斷。陳同榮先看到處方中有“莪術”,通過中藥配伍關系,她初步判斷可能為凌霄花。經過進一步問診,她得知該男士患有肝膽疾病,這再次印證了她的判斷。之后,經與處方醫生溝通,確認那味藥為凌霄花。
“當然,還不止這些。合格的藥師還應該指導顧客知曉用藥注意事項和服用方法,并根據顧客的不同而采用適合的交流方式。”陳同榮舉例說,如果顧客是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要考慮是否需要將服用藥量降低;老年顧客普遍視力、聽力和用藥依從性弱,就需要反復、耐心、高音量地交代藥品用量及用法;但如果是一位女性顧客咨詢婦科用藥,就需壓低聲音與其交流,保護其隱私。
在店里,經常能聽到陳同榮拉長音調、提高嗓門兒地說:“叔叔,這個哈,要一次——一片、一次——一片,一日——三次,您聽見了嗎?記得啊,吃這個藥,要多喝水,多喝水啊!”接著,又見她將用藥方法寫在藥盒顯著位置。
“對待老年顧客,你要像囑咐自家孩子那般耐心細致。”陳同榮感慨說,你對顧客好,顧客也會對你好。說到這里,她總能想起60多歲的李阿姨,每次來都拎著一個老北京黑色拉鏈皮包,顫顫巍巍地從里面掏出一個小塑料袋,里面裹著幾顆棗、花生,還有倆大白兔奶糖、鐵皮山楂等,“小陳啊,阿姨給你們帶些好吃的。”這讓陳同榮想起小時候和奶奶在一起的情景,溫馨又快樂。
快樂分享
平時人們對于藥師的認知僅限于配藥和推薦藥品,這種刻板印象導致人們往往忽略藥師的另一個重要職責:審處方。
有一天,陳同榮發現一位顧客的中藥處方中有兩味藥存在“十八反”的情況。根據相關要求,如患者有特殊情況確需如此用藥,醫生需要簽字確認,但這張處方中沒有醫生簽字。“為了安全起見,我就請這位顧客咨詢原處方醫生是否為特殊用藥。”最后,看到處方醫生的簽字,陳同榮才放心地調配此方。
“盡管藥師沒有權力更改處方,但我們可以監察醫生所開處方的中藥物是否存在用量與藥典要求不符的情況。”陳同榮說,藥師要能為顧客提供安全、有效、合理的藥學服務。
“想要達到這種水準,就必須走專業化和職業化道路。”陳同榮深知這一點,于是,她通過努力,分別于2012年和2016年取得執業中藥師和執業藥師資格證書,成為河北分公司最早取得“雙證”的人。
陳同榮知道,僅自己成長還不夠,只有藥師隊伍專業化水平普遍提升,才有可能改變整個社會對于藥師職業的淺顯認知。于是,陳同榮鼓勵同事考取執業藥師資格證,尤其鼓勵年輕人要多鉆研、多學習。
陳同榮時常將自己的所學、所見、所知傾囊相送,不僅在日常工作中隨時隨地的傳授,還在公司舉辦的“微課堂”等各種培訓平臺分享經驗。
為了提高藥學理論知識的實操水平,陳同榮時常與同事進行模擬教學。陳同榮扮演顧客,對方扮演藥師,進行專業知識、服務方式和服務態度方面的演練。陳同榮還會與同事轉換角色,以實際演示讓對方聽懂學會。
“我希望有更多的機會,能使我們社會藥房的藥師到藥學服務做得好的醫院或者藥房交流學習。”對此,陳同榮特別期待,她也相信,未來中國的優秀藥師也能像發達國家的藥師一樣,可以與醫生并肩站立,為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到了那時,我肯定會更快樂!”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指導,中國健康傳媒集團、執業藥師資格認證中心聯合舉辦“尋找身邊最美藥師”活動。如對以上資料有反饋意見,請發送至zmys@health-china.com)
(責任編輯:齊桂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