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禮物:安全用藥 安心用藥
編者按
日前,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做好2019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強化藥品全流程全鏈條監管,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生產經營行為,保證百姓用上放心、安全的藥品。各地藥品監管部門立即響應,突出工作重點,加強監督管理,查找安全薄弱環節,及時消除風險隱患,為百姓送上一份春節大禮:安全用藥、安心用藥。
做好春節藥品安全這張考卷
春節將至,年味日濃。確保春節期間藥品安全,是各地各有關部門必須做好的考卷。
地方政府負總責,是一道必答題,也是重點題,要認真做、不丟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藥品安全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決策部署。各地政府要將藥品安全擺在講政治、講黨性、講大局的高度抓好貫徹落實。春節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安全工作無小事。各地政府都要繃緊安全這根弦,樹立安全工作重于泰山的思想,對轄區藥品安全工作作出周密部署,做好處置各種安全事件的應急預案;加強節日值班工作,做到安全目標明確、人員任務到位、防范措施得力、檢查監督嚴格;要督促企業牢固樹立藥品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切實履行節日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社會責任;要營造人人關注藥品安全、參與藥品安全的良好氛圍,確保人民度過歡樂、祥和、安寧的節日。
監管部門工作落實到位,是一道論述題,也是高分題,要用心做、得滿分。臨近春節,公事與家事的矛盾凸顯;機構改革,一些地方“三定”規定尚未落實到位。因此,有的同志對春節期間藥品安全監管工作有松懈思想和麻痹情緒。對這種苗頭,各級應引起警惕。須知,僥幸心理是事故的禍根。法國著名哲學家狄德羅說:“人生最大的錯誤,往往就是由僥幸引誘我們犯下的,當我們犯下不可饒恕無從寬釋的錯誤之后,僥幸隱匿得無影無蹤。”正所謂:“僥幸一陣子,后悔一輩子。”抓節日藥品安全,只有把無事當有事,才能把有事化無事。
落實監管責任,要把每天都當作“趕考日”。誠然,節前多一些執法檢查是必要的,但節中和節后的監管須臾不能懈怠。因為節日不是偽劣產品、安全隱患的“終結日”,相反,節日往往是偽劣產品、安全隱患的“節日”。節中、節后監管,要以旅游景區、車站、碼頭、城鄉接合部等為重點區域,加強藥品、醫療器械流通監管,嚴防假冒偽劣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流入市場;要加強藥品不良反應和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的監測,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理;要保持投訴舉報渠道24小時暢通,鼓勵消費者依法投訴舉報,維護合法權益;要加強值班力量配置,強化崗位責任制,嚴格執行24小時專人值班和領導干部在崗帶班、外出報備制度,確保節日期間各項工作正常運轉。
節日期間開展用藥安全科普,讓用藥安全成為春節文化元素,是一道加分題,要主動做好,爭取加分。在我們身邊,并不缺少用藥安全的科普知識,只是缺少“打開方式”。《怎樣配備家庭藥箱》《怎樣管理家庭藥箱》《如何妥善儲存各類家用藥品》《家用醫療器械主要有哪些》《如何選購家用醫療器械》《購買家用醫療器械需要注意什么》《為何經常聽說國外有所謂的“藥妝品”,而我國化妝品法規中并沒有“藥妝品”的概念?》《寡肽-1和表皮生長因子(EGF)有何區別?EGF可否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打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既能學到實用的“兩品一械”知識,也能掌握識假打假的方法技巧。
不患無策,只怕無心。如今,人們的文化需求日益豐富多元,對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提出了新要求。據統計,2018年我國閱讀人口增長近3000萬,增長幅度達19%。滿足公眾文化需求大有可為。遠的不說,就本系統而言,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的安全用藥科普圖書和《中國醫藥報》健康周刊版的科普文章,為各地藥品監管部門的春節科普宣傳提供了強有力的內容支撐,只要與本地本部門的微信、微博、公眾號等有效連接,既能增添春節的文化元素,也能增加節日用藥的安全系數。
春節是中華民族企盼新年吉祥的節日。政府是百姓的“守夜人”。讓我們用大愛和堅守,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向人民群眾交出一份滿意的考卷。(仲平)
江蘇鹽城開展藥品質量安全專項檢查
近期,江蘇鹽城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城南分局開展了藥品質量安全專項檢查。監管人員針對節日和季節消費特點,以抗感冒類、消化類、生物制品類藥品為重點品種,檢查藥品購進發票、包裝標識等。
圖為檢查現場。蔣曉鵬攝
山東督導檢查藥品安全監管工作
日前,山東省藥品監管局派出督導組,對濟南市、濰坊市、臨沂市、菏澤市藥品安全監管工作開展督導檢查,守護春節期間公眾用藥安全。
據了解,山東省藥監局提前制定了“兩節”期間藥品安全督導檢查工作方案,以深入開展風險隱患排查。
督導組先后對菏澤舜王城中藥材市場、山東魯西藥業有限公司、濰坊市奎文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21家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使用單位現場督導檢查。針對發現的問題,能當場整改的,立即督促企業當場整改;不能當場整改的,督促屬地監管部門落實好后續工作,確保所有問題整改到位。
督導組還了解到,四市持續開展藥品安全隱患排查化解,強化“兩節”期間藥品安全監管工作,加強藥品醫療器械安全保障水平。濟南市藥品監管部門不斷提升智慧監管水平,致力醫療器械經營企業日常監督檢查信息系統建設;濰坊市藥品監管部門對醫療機構特殊藥品、中藥飲片開展專項檢查;臨沂市藥品監管部門不斷強化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數據質量管控和風險預警,已有藥品監測站點4397個,網上直報點773個,實現鄉鎮以上醫療機構全覆蓋;菏澤市藥品監管部門對轄區內藥品生產企業進行分級分類監管,強化對中藥飲片、藥包材等品種的跟蹤檢查和抽查。(記者 廖亮)
浙江象山開展節前滋補類中藥材及中藥飲片專項檢查
春節臨近,滋補類中藥材及中藥飲片銷量大幅提升。1月25日,象山縣市場監管局開展節前滋補類中藥材及中藥飲片專項檢查,保障群眾用藥安全。
圖為執法人員在藥店檢查人參稱重及外包裝標簽情況。鄭攀 攝
吉林“百日會戰”力保藥品安全
近日,吉林省藥品監管局發布《“保雙節、迎兩會,四安全、一放心”執法辦案百日會戰工作方案》,結合春節、元宵節消費特點,全面開展百日會戰行動。
此次行動對藥品不良事件聚集性信號和醫療器械群體不良事件進行監測,發現問題及時報告,準確研判形勢、穩妥處置;加強對高風險性、社會關注度高、量大面廣的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化妝品不良反應的監測,堅持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理,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堅決防范和有效杜絕群體性危害事件的發生。同時,推進風險分析研判制度,強化風險預警交流,形成風險發現、風險評估、風險處置和風險交流工作機制;持續強化對全省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等全鏈條、全環節、全時段監管,嚴格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強化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通過“規范一批、曝光一批、整改一批、提升一批”,努力實現“強監管、補短板,堵漏洞、防風險,保安全、促發展”的目標。
執法人員將對藥品制假售假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大打擊力度,對整治中發現的問題企業和“兩品一械”,依法采取責令停止經營、下架等行政強制措施,對涉嫌犯罪的,一律依法移送公安機關;加強對網絡銷售化妝品安全的監管,嚴厲打擊非法添加和假冒偽劣行為;進一步暢通投訴舉報渠道,鼓勵消費者依法投訴舉報,對于投訴舉報線索,依法依程序嚴格認真辦理,及時予以回復。(記者 葉陽歡)
陜西嚴查藥品領域違法違規行為
日前,陜西省藥品監管局下發通知,要求全省各級藥品監管部門加強春節期間藥品、化妝品、醫療器械質量安全監管,嚴查藥品領域違法違規行為。
通知明確,各級藥品監管部門要加強節前和節日期間藥品、化妝品、醫療器械質量安全監管,強化對藥品購進、冷鏈管理等藥品質量安全風險點的檢查,嚴防假冒偽劣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流入市場,對涉嫌違法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加強藥品不良反應和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的監測,堅持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理,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堅決防范和杜絕群體性危害事件的發生。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互聯網渠道,開展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安全科普宣傳。適時發布藥品安全消費警示,及時公布不合格產品信息,引導公眾科學合理消費。
通知要求,陜西省藥品、化妝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要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全面監督檢查有毒有害危險化學品的使用管理情況,做好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自查自糾工作,防止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通知要求,節日期間,全省各級藥品監管部門嚴格執行24小時專人值班和領導在崗帶班制度,密切關注藥品安全輿情動態,妥善處置突發或重大事件,及時回應社會重點關注和熱點問題。(記者賀一辰 通訊員 張偉峰 田野)
廣東集中力量抓好節前安全檢查
日前,廣東省藥品監管局印發通知,要求機關各監管業務處室集中力量抓好節前安全檢查,督促指導各地市藥品監管部門開展檢查工作,及時發布節日消費警示,切實加強春節期間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安全監管工作。
通知要求各監管業務處室安排值班人員留守,并安排人員外出實地檢查。檢査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重點,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開展;要注意留痕,公布檢查結果;組織安排重點產品的抽檢工作。
通知提出,廣東省藥監局各監管業務處室應根據相關工作要求,對工作情況進行量化統計,定期收集各市藥品監管部門檢査情況。(記者 陳海榮)
福建福州開展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檢查
日前,福州市馬尾區市場監管局在轄區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開展春節前檢查。執法人員重點檢查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車間流水線、批生產記錄、檢測報告等。
圖為執法人員在一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檢查產品性能測試環節。楊宇輝攝
河北強化藥品全流程全鏈條監管
日前,河北省藥品監管局下發通知,要求全省各級藥品監管部門切實強化藥品全流程全鏈條監管,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生產經營行為,保障群眾用藥安全,維護歡樂、祥和、平安的節日氣氛。
突出重點環節監管。以旅游景區、車站、碼頭、城鄉接合部、農村為重點區域,加強對藥品流通、使用環節的監督檢查,規范藥品購進渠道,防止假冒偽劣藥品流入市場和特殊藥品從藥用渠道流失;進一步強化重點區域醫療器械零售企業的監督檢查;加強對大型商場專柜、專營專賣店等化妝品銷售場所的監督檢查。
持續開展風險隱患防控排查化解。深入開展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動,建立問題臺賬、整治清單和復核清單,確保風險隱患排查整改到位;加強節日期間藥品不良反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堅持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把問題消滅在萌芽階段,堅決防范和有效杜絕群體性危害事件發生。
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加大對藥品制假售假等違法行為打擊力度,對問題企業和商品立即采取責令停止經營、下架等行政強制措施,涉嫌犯罪的一律依法移送公安機關。加強對網絡銷售化妝品安全的監管,嚴厲打擊非法添加和假冒偽劣,及時曝光違法行為。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及時回應群眾訴求。(記者 李晴)
天津薊州區全力營造用藥安全環境
日前,天津市薊州區市場監管局開展藥品、醫療器械安全檢查,為群眾營造用藥用械安全環境。
在藥品方面,執法人員以醫療機構藥房、零售藥店為重點對象,檢查藥品是否建立購進驗收記錄、購進渠道是否合法、購進票據是否齊全、中藥材和中藥飲片是否按要求儲存等。
在醫療器械方面,執法人員重點檢查醫院使用頻率較高的大型醫療設備,查看器械購進渠道是否合法,是否按要求配備質量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器械日常養護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老化嚴重、測量數據不準確的情況。
截至目前,薊州區市場監管局共出動執法人員150余人次,檢查藥械經營企業近80家、使用單位15家,責令限期整改6家。(記者 楊菲 通訊員 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