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職干部風采錄|胡增峣:國家“試驗田”里勤耕耘
中國食品藥品網 記者 劉云濤 報道 2018年盛夏,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監督管理司藥物警戒處副調研員胡增峣,從北京一路南下投身到了一個更為火熱的地方掛職,這個地方就是海南。作為首批從中央部委、其他省市和自貿區選派赴瓊的掛職干部,他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服務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海南自貿試驗區)建設。
“我們這批掛職干部剛到海南,海南省主要領導就接見了我們并進行了座談,勉勵我們除了學習鍛煉,更要把好作風、好舉措帶過來,與海南實際緊密結合,推動所從事工作邁上新臺階。”胡增峣被分配到原海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并被任命為藥品流通監督管理處副處長。“全新的崗位讓我對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少了一些具體事務性工作,這讓我有更多時間進行學習、思考,思考我能為海南自貿區建設做點什么事情,為海南省的藥品監管工作做點什么事情”,胡增峣告訴記者。
海南自貿試驗區被稱為“國家的試驗田”,作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試驗區,國家賦予了海南包括藥械監管在內的若干特許政策。2018年4月和12月,國務院先后將臨床急需醫療器械和藥品的進口審批權下放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以下簡稱先行區)內的醫療機構可申請臨床急需的、國內尚未批準但國外已上市的最新藥品或醫療器械,在指定醫療機構用于指定患者。“這些政策對海南來講,可能是一個特殊政策,會帶來若干紅利;同時,先行先試進入國內的藥品或醫療器械,通過收集臨床使用情況、不良反應監測情況、后期隨訪情況等,可為其正式進入我國積累數據,對國家將來更快捷、更有效、更科學地批準國外最新產品進入境內,具有很好的試點意義。”
作為國家部委的干部,胡增峣更為關注特許政策落地后在全國的后續推廣。“2019年1月25日,先行區舉行了一場有關真實世界研究的研討會,會議邀請了國內從事該研究的權威專家,探討如何利用先行區特許政策做好對臨床急需進口藥品、醫療器械真實世界數據的采集和利用,為我國深化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提供新思路、新途徑和新方法”,積極參與了這項工作的胡增峣這樣告訴記者。
“藥械進得來還要管得住,否則就會給特許政策帶來毀滅性打擊”,這是藥械監管者共同的想法。為此,海南省局配套制定了相關申報指南及負面清單,嚴格審核把關、嚴格過程監管。對于先行區內醫療機構的臨床急需進口藥械申請海南省局均安排專人提前介入,主動參與申報材料的準備,建立不良反應/事件主動監測工作機制。胡增峣也參與了先行區特許藥械追溯管理系統的建設,對先行區醫療機構特許藥品的儲存保管和臨床使用情況進行實地檢查,參與制定先行區特許藥品的管理制度等工作。
來到海南后,胡增峣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4月13日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和中共中央《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學習海南省委省政府有關文件,積極參加各種講座和培訓班。對于自貿區建設,胡增峣也從感性認識中逐漸有了一些理性思考,并結合從事工作在流通監管相關政策和標準方面做一些探索性研究。
允許第三方企業接受委托開展藥品儲存配送是海南在全國較早推行進而得到廣泛推廣的一項政策。海南省在2006年就制定了相關政策,但已逐漸難以滿足目前的行業發展和監管需求,領導將這一重任交給了胡增峣。為此,他進行了廣泛的調研,走訪了海南所有從事藥品三方物流的企業,了解實際情況,傾聽企業意見,并赴外省市參觀了解前端行業發展進展。目前,胡增峣完成了海南省藥品現代化物流發展指導意見的草稿,以期進一步規范市場、加強監管,讓海南在藥品流通監管領域再次走在全國前列,引領行業健康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4·13”講話后,不少企業瞄準海南這一未來改革開放新高地,紛紛來瓊開展各種涉藥業務。作為服務企業的重要窗口之一,藥品流通監管處每天會接到大量業務咨詢和服務請求。胡增峣和處室里的每名同志都認真接待、耐心傾聽、積極服務,提供政策解讀和業務指導,最大化地提供政務便利化服務。對于大型項目,胡增峣還多次主動約見相關項目負責人,聽取企業意見和訴求,對符合海南自貿試驗區發展方向的,提前介入提供支持和服務,并形成了多份調研報告供領導決策。2018年12月25日上午,香港全球藥品交易所有限公司與海口國家高新區正式簽訂了“海南藥品交易中心”項目戰略合作協議。一直在推動此項目落地的胡增峣感覺自己“有小小的成就感”。
“我認為特許政策的‘特’,主要是‘先’和‘試’,而非政策洼地;先行先試是為了積累經驗和做法,是為這些政策可復制、可推廣而打基礎、探路子;作為掛職干部,既要積極投身海南自貿試驗區建設,更要在掛職結束回去后把在海南學到的實踐經驗運用到今后的工作實際中,方才不負使命”,他說。